第9章 情咒:董鄂妃与顺治的劫缘(2/2)
奇怪的是,每当顺治与董鄂妃在一起时,就会变得暴躁易怒,判若两人;而一旦离开董鄂妃,他又会恢复理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困惑和后悔。
董鄂妃似乎也深受困扰。她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哭泣,对着玉镯喃喃自语:“放过我吧...我受不了了...”
有一次,一个小太监偷偷看到,董鄂妃对玉镯说话时,那玉镯竟然微微震动,发出幽幽红光,仿佛在回应她!
更可怕的是,顺治开始做噩梦。他梦见自己变成了祖父努尔哈赤,正在下令缢死布扬古;又梦见自己变成了父皇皇太极,在清宁宫中惊恐而死。
每次从噩梦中惊醒,他都会看到董鄂妃站在床前,眼神空洞,手腕上的玉镯泛着血光。
“爱妃,你怎么了?”顺治惊恐地问。
董鄂妃仿佛突然惊醒,茫然四顾:“皇上?我...我怎么会在这里?”
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宫人们私下传言,董鄂妃被邪物附身,而那邪物正是通过玉镯控制了她和皇上。
孝庄太后终于忍无可忍,秘密请来西藏高僧和蒙古萨满,要为董鄂妃驱邪。
然而法事刚开始,就发生了恐怖的事情。那玉镯突然红光大盛,将整个宫殿照得如同血海。高僧和萨满都被无形力量震飞出去,口吐鲜血。
“没有人能阻止我...”一个非男非女的声音在殿中回荡,“叶赫的诅咒...必将实现...”
孝庄太后惊恐地看到,董鄂妃悬浮在半空中,双目完全变成血红色,脸上露出诡异的笑容。
但那景象只持续了一瞬,董鄂妃就跌落下来,昏迷不醒。玉镯也恢复了正常。
法事失败后,董鄂妃一病不起。御医们都诊断不出病因,只说她是“心病难医”。
顺治心急如焚,日夜守候在爱妃身边。然而董鄂妃的病情日益沉重,最后竟至油尽灯枯。
临终前,董鄂妃突然回光返照,紧紧抓住顺治的手:“皇上,臣妾...臣妾是被控制的...那玉镯...叶赫的诅咒...”她艰难地抬起手,指向腕上的玉镯,“毁掉它...否则还会害人...”
说完这最后的警告,董鄂妃香消玉殒。
顺治悲痛欲绝,下令按皇后礼制厚葬董鄂妃。然而在整理遗物时,那枚诡异的玉镯却不翼而飞。
董鄂妃死后,顺治如同换了一个人。他不再关心朝政,终日沉浸在悲痛和困惑中。他常常独自一人对着空气说话,仿佛在与看不见的存在交谈。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朕?”他有时会突然大吼,“朕到底做错了什么?”
有时他又会莫名恐惧,大喊:“不要过来!布扬古!皇太极!不是朕害的你们!”
孝庄太后忧心忡忡,请来高僧为儿子诊治。高僧看过之后,摇头叹息:“皇上中了极深的诅咒,恐非药石能医。”
果然,在董鄂妃去世不到半年后,顺治突然宣布要出家为僧。无论太后和大臣如何劝阻,他都铁了心。
“朕终于明白了,”顺治在最后一次朝会上说,眼神空洞,“这一切都是诅咒。从太祖开始,就注定了。朕要出家修行,化解这百年诅咒。”
说罢,他脱下龙袍,真的就要离去。
然而就在踏出乾清宫的瞬间,他突然倒地不起,御医诊断是天花。但宫人们私下传言,在皇上倒地的瞬间,有人看到一道红光从他体内飞出,消失在北方天际。
顺治帝最终没能出家,也没能继续做皇帝。他在病榻上挣扎了数日,最终带着无尽的困惑和痛苦离开了人世,年仅二十四岁。
整理遗物时,太监们在顺治的枕下发现了一枚血玉镯。那玉镯触手温热,仿佛还带着皇帝的体温。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玉镯内侧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第二个”。
孝庄太后看到玉镯后,长叹一声:“天命如此,奈何?奈何?”
她命人将玉镯秘密收藏,严禁外传。但叶赫诅咒的传说,却在清宫中悄悄流传开来,成为每个皇帝心中的梦魇。
而那枚血玉镯,等待着下一个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