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权柄的滋味(1/2)
自打十公主指婚给和珅儿子,好家伙,和珅可真是癞蛤蟆插鸡毛——算飞上天了!现在见着那些王爷贝勒,腰杆挺得倍儿直:
\"哟,王爷您吃了么?\"
\"贝勒爷,今儿个气色不错啊!\"
那些皇亲国戚心里骂娘,面上还得赔笑:\"和中堂好!和中堂辛苦!\"
和珅心里明镜似的:皇上宠信靠不住,得有自己的钱袋子!这大清朝啊,有权不如有钱,有钱不如又有权又有钱!
和珅当上户部侍郎,可算是老鼠掉进米缸里了!看着国库白花花的银子,口水直流:
\"这都是钱啊!得想个法子往自己家倒腾点!\"
这小子脑子活泛,很快摸清了门道:
收税时候多收点,美其名曰\"火耗\"!
发饷时候少发点,说是\"折色\"!
修河堤报虚账,打仗吃空饷!反正有的是办法捞钱!
最绝的是他还\"改革创新\":把官仓的粮食偷偷卖了,等青黄不接时候高价卖回来!这一进一出,赚海了去了!
皇上让和珅管内务府,这可真是让黄鼠狼看鸡窝!和珅乐得屁颠屁颠的:
\"皇上家的钱,不就是我的钱么!\"
采办貂皮,报账一百两,实际五十两买!
修建园林,预算十万两,实际三万两搞定!
连皇上吃饭的食材都敢克扣:今天少二两燕窝,明天缺三根人参!
还美其名曰:\"给皇上省钱!\"
省下来的钱?当然进自己和珅腰包了!
和珅觉得光捞公款不过瘾,得有自己的产业!第一家当铺\"恒舒典\"开张了!
这当铺可了不得:
当官的把贪来的宝贝拿来当!
旗人把祖传的家当拿来当!
连江洋大盗都把赃物拿来当!
和珅立下规矩:不问来历,只看价值!给钱痛快,利息高高的!到期不赎?东西归我!
好家伙!这买卖比抢钱还快!今天收个古董花瓶,明天收幅名家字画,转眼翻几倍卖出去!
当铺来钱快,但和珅觉得还不够!又开起了银号票号!
\"庆裕银号\"、\"祥瑞钱庄\",名字起得吉利,干的全是吸血的勾当!
官员把税款存他这儿,他转头拿去放贷!
商人汇兑银子,他暗中抽成!
连军饷都敢挪用,等发饷时候再去别处拆借!
最缺德的是他还发明了\"驴打滚\"利:借十两银子,一个月后还二十两!还不上?利滚利,滚成雪球!
和珅的买卖越做越大,简直无所不包:
开粮店,垄断京城米价!
开布庄,控制江南丝绸!
开药铺,囤积居奇药材!
开车马行,把持运输要道!
就连棺材铺都开!美其名曰:\"一条龙服务!\"
手下人拍马屁:\"和中堂,您这买卖做得比皇上还大!\"
和珅眼睛一瞪:\"放屁!我这是给皇上分忧!\"
这么多买卖,得有人打理啊!和珅使唤人那是一绝:
弟弟和琳管当铺!
大管家刘全管银号!
小舅子管粮店!
连七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安排差事!
还给这些人画大饼:\"好好干!将来都是股东!\"
其实账本都在和珅自己手里,这些人就是高级打工仔!
和珅捞钱,那真是乌龟吃秤砣——铁了心!啥招都使:
强占民田,说是\"皇庄\"!
勒索盐商,要\"保护费\"!
倒卖官位,明码标价!
连科举都敢插手,保送进士!
最可气的是还搞\"议罪银\":官员犯罪,交钱免罪!这钱交多少?他和珅说了算!
钱越来越多,和珅发愁了:往哪儿放啊?
修金库!地下挖三层,全都装满金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