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图书馆(2/2)
她拿出草稿纸,先画了一个坐标系,然后在上面画出正弦函数y=sx的图像。“你看,正弦函数的图像是周期性的,周期是2π,它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1。”她一边说,一边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关键点。
张宇认真地看着,时不时点点头。李娟接着讲余弦函数的图像,以及两者的平移关系。“比如y=s(x+π\/2)其实就等于sx,你可以通过图像平移来理解。”她耐心地解释着,还不时提问,让张宇自己画出图像。
在讲解三角恒等变换时,李娟列举了几个常用公式,如s(A+b)、s(A+b)的展开式,以及二倍角公式。她特意放慢语速,确保张宇能够跟上思路。“这些公式看起来多,但其实都可以从基本公式推导出来。”她在草稿纸上一步步推导,让张宇明白公式的来龙去脉。
数学部分结束后,李娟开始讲解物理。“最后一单元主要是电学,包括电场、电势、电容等内容。”她拿出一张电场线的示意图,解释道:“电场线是用来形象表示电场的,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
她用类比的方式帮助张宇理解电势差:“你可以把电势差想象成高度差,电场力就像重力,正电荷会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就像物体从高处落到低处。”张宇听得很认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李娟都一一解答。
在讲解电容时,李娟用两个平行金属板的例子,解释了电容的定义式c=q\/U,以及影响电容大小的因素。“电容的大小和极板面积成正比,和极板间距成反比,还和介电常数有关。”她一边说,一边画出示意图,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
最后是化学部分。李娟翻到高一下册最后一单元,标题是《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这一单元主要讲原子结构、化学键,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她从原子的电子排布讲起,解释了能级、轨道等概念。
“电子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李娟在草稿纸上画出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比如碳原子的电子排布是1s22s22p2,2p轨道上的两个电子分占不同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在讲解化学键时,她用生动的比喻:“离子键就像两个人抢电子,一个抢得很厉害,把电子夺过去了;共价键则是两个人共享电子,就像一起用一副耳机听音乐。”张宇听了忍不住笑出声,但很快又认真起来。
李娟还详细讲解了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性,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离能逐渐增大,电负性也逐渐增大。”她一边说,一边在周期表上用箭头标出变化趋势。
张宇在听的过程中,不时翻出自己在家自学时做的笔记,与李娟讲解的内容对比。由于他的基础扎实,加上李娟讲解细致,他很快就掌握了这些知识点。
一个下午的时间,张宇不仅补完了高一下册最后一单元的数学、物理、化学内容,还对之前掌握不牢固的地方进行了巩固。夕阳西下时,两人收拾好书本,准备离开图书馆。
走出图书馆的大门,凉爽的晚风扑面而来,吹散了一天的闷热。操场上已经有几个同学在跑步,远处传来阵阵笑声。张宇抬头望着天边的晚霞,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这不仅是因为补完了课程,更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和朋友的温暖。
李娟拍了拍他的肩膀:“学霸就是学霸,我们这些平庸的人一周学习的内容,你一个下午就全部学会了。啧啧,其他学科上一周学习的内容有不会的,随时来找我。”张宇笑着点头,两人并肩走向宿舍,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