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三辞三让(1/2)
当然
他在信里自然是把自己忠君爱国感召,把生命抛在脑后的决然,描绘得活灵活现。
不过王卫国,也没有把这些功绩都算在内阁诸多阁臣,对他的悉心指导。
在场哪一位不是官场老油条。
自然知道王卫国没有把这件事写到奏折,而是写在私人信件的原因。
众人看得完裴云忠的降表后,迫不及待地展开那份劝进奏奏疏。
这份劝进奏疏,更是写得文采斐然,情真意切。
裴云忠以河州都督暨全体军民的名义,极力赞颂李浩扫清六合,席卷八荒的赫赫战功。
李浩更是有革故鼎新,泽被苍生的巍巍大德,甚至民心所向。
若李浩再不顺天应人,正位宸极,则是逆天理,拂民心。
最后裴云忠甚至跪求李浩这位监国殿下,体察万民之望,早登九五之尊,继天立极,开太平之盛世。
“妙!妙极!”徐良看完这封劝进奏疏,忍不住抚掌大笑,兴奋夸奖他起来:“裴云忠此人虽然已年迈,可倒也是一位识时务,知进退之人,此封表劝进文书,来得正是时候。”
徐良笑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王卫国果然是个能办事、会办事的人才,不费我大唐一兵一卒,不仅拿下河州,竟还能让裴云忠主动上这封劝进奏疏,此人当得大用、重赏!”
田浩在一旁附和道:“次辅大人所言极是,王卫国此事办得确实漂亮,如今河州归附,劝进表至,此乃双喜临门,正是我等臣子,顺应天意民心,恭请殿下早日正位的大好时机啊!”
而一旁的首辅黄渊闻言,重重地点点头,脸上焕发着一种历史参与者的荣光:“没错,殿下谦冲,屡次以‘天下未定’推辞我等劝进,如今北方彻底砥定,河州远疆亦表归心,殿下若再推辞,岂不寒了天下万民之心?”
黄渊越说越激动,“田阁老,你立刻去联络六部、在京的所有勋贵武将,还有都察院、翰林院,凡是够品级的大臣,统统上书劝进。”
“下官遵命!”田浩闻言精神抖擞,立刻转身出去安排。
等李浩知道河州归附消息的时候,他的御书房内已经堆满了劝进的奏折。
李浩在放下裴云忠那封降表后,望着旁边神情激动的大内总管福康,满脸苦笑道:“把这些奏折收进库房,留中不发。”
古代社会想要当上皇帝,三辞三让的流程,是必须要走的。
虽然李浩也知道,现在河州归附,离他当上皇帝的日子不远了。
不过为了防范党项的进犯,李浩还是给渭州的大军下令。
让林海峰这位威武将军,带领五万军卒进入河州,协防河州军防范党项进攻。
当然李浩也让吏部派选官吏进入河州,开展统计粮食人口的各项工作。
而在京城里,河州归附与劝进奏折抵达的消息,让所有大臣都沸腾了。
谁不想在新朝开国之际,做一个从龙劝进的功臣?
这可是名垂青史的机遇。
而且随着第一次劝进奏书,留中不发,就表明了李浩的态度。
于是第二日,满朝文武纷纷有写奏疏上奏劝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