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写诗(2/2)
周教喻则皱了皱眉,没再多言。
接下来,又有几位读书人陆续上前,但所作诗词多是些陈词滥调,未能让三位评委眼前一亮。
赵弘文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他本来也想着来此处写诗扬名,毕竟文抄公不就这点好吗?
但来到这里之后他就改变了想法,不打算再写诗了,实在是因为这儿档次太低了。
他记的诗词有限,可不能浪费在这种地方,否则岂不是平白给旁人扬名?
钱鹏飞就坐在不远处,身边还围着几个相识的读书人。钱鹏飞眼尖,一下就看到了角落里的赵弘文不以为意的神色。
“赵兄!你一向擅长诗词,今日何不一展文采?”钱鹏飞估摸着是喝醉了,大着舌头喊道,引得众人目光都投向赵弘文。
他身边的几人也跟着起哄:
“是啊赵兄,别光看着,露一手让我们开开眼!”
“就是!你可是咱们县有名的才子,别藏着掖着了!”
“快写一首,让刚才那位张公子看看什么叫真才实学!”
赵弘文放下茶杯,有些无奈地笑了笑。现在都被点到名了,他索性也就不推辞,随意选首看得过眼的就行。
周教喻见状,也笑着看向赵弘文:“赵生,既然如此何不也来一首,让老夫等见识见识?”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有好奇,也有几分看热闹的意味。
毕竟他看起来太过年轻,虽然早就听闻过他的文采,他毕竟是案首,但还是想要亲眼见证一下。
赵弘文无奈起身,微微拱手:“既然诸位盛情难却,那学生便献丑了。”
他目光望向窗外的繁华夜色,缓缓吟道:
《元夜》
火树银花映枣阳,
长街笑语溢酒香。
渔舟唱晚惊鸿过,
稚子追灯逐夜长。
墨里文章承古韵,
心中意气少年郎。
何愁前路无知己,
且趁春风赋雅章。
吟罢,满座皆惊。
起初是死一般的寂静,紧接着,周教喻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赞道:“好!好一个‘墨里文章承古韵,心中意气少年郎’!此句不仅对仗工整,更写出了我辈读书人的风骨与抱负!”
主簿王大人也捋着胡须,连连点头:“‘火树银花’、‘稚子追灯’,写景生动,如在眼前。‘渔舟唱晚’更是暗合了城外花舟盛景,将全县的年节气象都囊括其中,格局之大,远超同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