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枣阳县吃下最大蛋糕(2/2)
“全郡只有三个县没有流民。银田、鹿角两县解决流民的法子,无非是大户施粥,熬过了那段时间,流民自然就没了。”
“但我们枣阳县不同,我们枣阳县重新修建了码头,每天需要运输的货物,就需要大量的力工。”
“而我们县中那些可能成为流民的人,都能在码头找到一份工作维持生计,自然就没有流民了。”
赵弘文听了县令的这番解释,不由的皱了皱眉。
这个解释也太糙了!
什么解决办法都没给,只说了自己已经拥有的成果。
就算码头市集再火爆,难道还能容纳几万流民都在那里力工?
但是,让赵弘文始料未及的是,老郡守竟然一口答应了:“好!枣阳县这次做的的确不错,那本官便信你一回!就按你说的,给你五万两气运精金,可莫要让本官失望!”
“诺!属下遵命!”黄县令虽然是这样说着,但他心中也不由的再次紧张了起来。
也不知道赵弘文说的他有办法,能不能解决这些流民。
赵弘文此时也有些懵了,这暗箱操作都不避人了吗?怎么着也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呀!
而在确定枣阳县这边占据一半份额之后,剩余七个县的分配就十分快速了。
之前暂定的部分全部取消,直接就七个县平分剩余的五万两。
……
回到了驿站。
黄县令再也忍不住了,将憋着一路的话语全部问了出来:
“贤侄,你说的解决办法是什么?我虽然没有统计过有多少流民,但少说五万人是有的!”
“大人放心,属下的办法就是开垦田地,只要让他们都种上地,不就安置成了吗?”
“种…种地?”黄县令话语中满是不可置信,紧接着继续追问。
“可我们枣阳县哪有那么多田地开垦?”
赵弘文左右望了一眼,发现屋内就他们两人,但为了防止隔墙有耳的事情发生,还是用神识传音。
县令听完了之后,还是一副皱眉沉思的样子。
“你说的这真的可行吗?为何我以前从未听说过?”
“大人放心就是,这办法是我小时候,从一游历道士口中听说的。我家也正准备用此法多开垦些田地的。”
县令这才不再多问将信将疑的点头,但之后他肯定是打算亲自试验一番的。
“好,那你觉得咱们枣阳县的开荒,该走什么流程好?”
赵弘文眼前一亮,知道要好处的时候来了。
“大人,这些流民远道而来,必然是身无分文,若是按朝廷规矩,谁开垦的给谁。”
“那若是等他们吃上自己种的粮食,恐怕要到明年夏收了。这期间大半年的花费,咱们县衙恐怕支撑不起。”
“所以属下有个想法,不如行那【以工代赈】【官卖公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