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天眼(1/2)
回到户房,赵弘文只是稍微等待了片刻,便有一个老者带着两个青年走了进来。
“赵大人,属下工房匠人科田山!奉了钱工书的命令,前来寻大人!”
赵弘文立刻叫来了孙文轩,一行人再度向东城走去。
枣阳县有一条从西南向东北的大河,陆水河。这条河的上游是八百里洞庭,而下游则是乾国两大河流之一的大江。
这河流的走向正好与玄龟山脉平行,两者又被称为枣阳县的两条水龙。
但近些年安阳郡被大旱影响,虽然有着洞庭湖的水源,可是水位仍然不可避免地下降了少许。
……
陆水河距离枣阳县的东门也就只有二里,可谓是占尽了河运的便利,整个码头修建的也是格外大气。
“大人,咱们枣阳县的这码头,最高可以一次性停泊三艘五百料的漕船。
最巅峰的时期,单日便可以卸下超过五千石的货物,这在整个安阳郡都能排上前三!”
众人刚到码头,田山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为赵弘文等人介绍起来,他的声音中带着极为明显的自豪。
三十年前是枣阳码头最荣光的时期,而那个时候田山也正值青年。可以说他是亲眼看着,码头逐渐失去往日的光辉。
此刻,赵弘文并没有心情安慰老人家,他现在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文庙中的官印在疯狂颤动,他不由自主的将官印唤出。而就在官印出现在他手上的一刹,赵弘文瞬间便产生一种水乳交融的感觉,仿佛官印就是他身体的一部分。
而这一瞬间,赵弘文原本只能若隐若现看见的秩序法网,清晰地出现在他的眼中。
眼前的码头、河流,都出现了莫名的变化。
河流上时不时的升起蓝色的气运,而这些气运无比庞大,顺着河流一路向下游而去。
不过每当遇到岔口的时候,总是会分出些微末气运跟随支流离开。
而枣阳码头在他眼中,好似变成了一个绿色的旋风。不断吸收着水运,反哺身后的枣阳县。
就是这么一眼的功夫,赵弘文只感觉体内的神识、文气,都要被抽掉一空了。
而随后从官印内传来的信息,让他知道究竟是发生了什么。
他的名字已经登记在户部的【乾国官员名册】上,从现在开始他就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在册命官了。
刚才他看见了一切,也是因为官印完全解封,他借着官印的力量才看见的。
轻吐一口气,赵弘文看向了再度陷入沉默的几人:“今天主要是过来选址的,还有工部再出一个设计图。因为明日就要用到,所以还望田老多多费心!”
“赵大人客气,属下明日前必然拿出设计图!那不知这选址在何处?”
能在错综复杂的工房待那么久,而且还做到了老师傅的地位,田山自然是个极为精明的老油子。
对于选址,赵弘文早就考虑过了,毫不犹豫的便将一行人,带到码头西处数十丈外的一个小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