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二次被算计的周教喻(2/2)
“县尊大人,听刚才张御史话语中的意思,赵弘文的那首诗属于大成意境,而大成的意境都拥有更强的力量。
那之前您的那个【封】字,是您自己收回来的,还是真的被那文宝消磨掉了?”
周教喻对此事也有些感兴趣,毕竟两人都属于秀才境界,他只是在高楼看着并没有出手,所以对于那文宝的真实实力并不知晓。
他也有些想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于是也抬头望了过去。
但他这刚一抬头,便突然愣住了。
盖因在场的官吏们,都暗暗的用余光打量他。
‘我这是…又被算计了?’
周教喻心中只有这么一个念头,果然他师父说的对,他不适合当官,做个教喻都勉勉强强。
再他发现全屋官吏都看向他,以及黄县令那漆黑的脸庞,就立刻反映自己被人算计了。
赵礼书问这句话是在做什么?
要县令承认自己的文术,被连童生都不是的学子击败了吗?
如果县令承认了,这岂不是对他的威望,是个严重的打击?
没了威望还如何管理手下人?
难道一直以力量威压吗?
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做事必然会有人阳奉阴违,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更何况县令只是外来人,本地的大族还是以赵家为主。而赵家也是有靠山的,自身家族里也是有秀才,根本就不惧怕县令的武力。
而若是县令不承认?
那谁能证明?
谁又能知道,这不是县令死鸭子嘴硬呢?
到时候名声就更不好了!
想要破解这两难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冷处理。
本官是正七品县令,你赵将道不过是个正九品礼房礼书。你问本官本官就得回答你?
县令只要闭口不谈,那赵将道也没什么办法,总不能继续逼问不是?
而且此事本来不大,只要县令不处理,怕是要不了多久此事便被众人忘记了。
但是偏偏他这个教喻在这里,还偏偏好奇抬头了,这可真是一头栽进了陷阱里。
自己这个教喻虽然只是正八品,但和县令的境界是一样的,那就是同层次的人。
县令肯定没办法无视他的存在,而若是这事闭口不谈,那就是默认了。
而若是回答,就又陷入了自证陷阱。
唯一的破局之法,可能就是牺牲他这个教喻的颜面,来维护县令的权威了。
可他和县令又不熟,也没有什么利益关系,为什么要牺牲自己?
赵将道此刻嘴角不自觉的上翘。
‘自己果真是天才!任你境界再高又如何?本公子只需要略施小计,便能将你这县令逼到角落!
也不知我爹知道了这消息,会给本公子什么奖励?若是将本公子定为少家主,那还真是有些对不起大哥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