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电影前演讲1(1/2)
短暂的沉寂后,巨大的广场如同滚开的油锅泼进了一瓢冷水,轰然炸响!议论声、惊呼声、叫好声、咒骂声……各种声音混杂着冲天而起。
“我的老天爷……刚才那动静……”一大妈抚着胸口,心有余悸。
“听见没?柱子哥可真够狠的!”一个年轻工人咋舌道,脸上却带着兴奋。
“就得这么治!这帮扒手太可恨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老太太拍着大腿赞同。
“啧啧,打断手……明天还要贴大字报……这柱子……惹不起啊!”角落里,几个眼神闪烁、缩着脖子的人影悄悄向后挪了挪。
何雨柱面无表情地接过控制台工人递过来的控制器,将那嗡嗡作响的“无人机”收回。他抬手抹了把额头上并不存在的汗珠,目光依旧锐利地扫视着躁动的人海。刚才那番话的效果达到了,一种无形的秩序在恐惧与敬畏中悄然滋生。
时间在喧嚣与等待中一分一秒地爬过。
六点四十五分。暮色彻底四合,将整个广场温柔地包裹。临时架设的几盏大功率照明灯成了唯一的光源,在巨大的幕布前方投下强烈的光晕,反而衬得周围的人群更加影影绰绰、无边无际。嘈杂声浪并未完全平息,如同永不停息的海潮,在数万人聚集的盆地中持续回荡、叠加。人挨着人,人挤着人,呼吸相闻,汗水交融。人们踮着脚尖,伸长了脖子,目光或期待或好奇或茫然,都聚焦在那块巨大无比的、在灯光照射下显得格外洁白的幕布上。那巨大的白幕,如同一个等待被唤醒的神秘入口。
人群的外围,靠近广场边缘灯光照不到的暗影里,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几个穿着轧钢厂保卫科制服、臂缠红袖标的精壮汉子,正努力地分开过于密集的人群,挤开一条通道。
何大清打头。这位昔日名厨,此刻穿着件八成新的深蓝色棉袄,脸上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紧张和自豪交织的复杂神情。何大清抱着雨水。林若心挽着他的胳膊,穿着素雅的棉旗袍,外面罩了件薄呢大衣,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眼神却急切地在广场前方那片光亮处搜寻着儿子的身影。
何雨水,小姑娘穿着鲜亮的红格子罩衫,两条乌黑的辫子甩来甩去,兴奋得小脸通红,叽叽喳喳:“爹!娘!快看!哥弄的大布!真大啊!跟山似的!”她蹦跳着,恨不得立刻飞到前面去。
在他们身后几步,是娄振华夫妇。娄振华依旧是那身质料考究却早已洗得微微泛白的深灰色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尽管极力维持着平静,但眼神深处的忐忑和一丝竭力掩饰的激动,仍在他略显僵硬的动作中泄露出来。谭雅丽紧挨着他,一身素雅的驼色大衣,脸上带着温煦的微笑,轻轻挽着丈夫的手臂,无声地传递着安慰与力量。
娄晓娥走在谭雅丽身侧,穿着时兴的米白色列宁装,衬得她青春娇艳。她挽着母亲的手,一双明媚的大眼睛好奇又兴奋地四处张望,新奇地打量着这前所未见的人山人海。当她的目光捕捉到远处控制台那个熟悉的高大身影时,眼中倏地亮了起来,像落入了星辰,嘴角不自觉地弯起甜美的弧度。
“何师傅!娄董!这边请!柱子哥给留了位置!”为首的保卫科干事大声招呼着,使劲分开前面挡路的人。
“麻烦同志们了!”何大清连忙道谢,声音在巨大的喧嚣中几乎被淹没。
一行人终于穿过重重人墙,来到了控制台前方的“厂里空出一小区域”——几排用长条凳临时圈出来、相对宽松的位置。这里的喧嚣稍微减弱了些。
何雨柱早已看到他们迎了上来。他身上还带着刚才忙碌指挥留下的尘土味和汗水气息,脸上却绽开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那份从容自信是娄振华从未在他身上见过的。
“爹,娘!娄伯伯,娄伯母!雨水,晓娥!”他热情地招呼着,挨个看过去,目光在雨水脸上短暂停留了一瞬,带着笑意,“路上人多,挤坏了吧?”
娄振华看着眼前这个沉稳干练、掌控着数万人场面的年轻人,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最终只是伸出手,有些用力地拍了拍何雨柱宽厚结实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谭雅丽温柔地笑着:“柱子,真是辛苦你了。看你这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