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家庭聚会上的双向维护(1/2)
周日的阳光格外慷慨,将陆家老宅那座颇有年头的青砖院落照得明亮温暖。庭院里,各色绣球花正值盛期,团团簇簇,蓝的如深海,粉的似烟霞,白的若初雪,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为这古朴的院落增添了几分鲜活的诗意。尚未走进屋内,便能闻到从厨房方向飘来的、阵阵诱人的饭菜香气,混合着院子里草木的清新气息,勾勒出十足的家庭温馨感。
苏念今天特意选了一条藕荷色的及膝连衣裙,款式简洁大方,衬得她肤色愈发白皙。她轻轻挽着陆时砚的手臂,两人并肩踏过门槛。客厅里已是笑语喧阗,几位长辈正坐在红木沙发上闲话家常,堂姐陆曼丽在一旁斟茶,而林薇和陆时宇则像两只忙碌的工蜂,正将洗好的水果和点心从厨房端出来,摆放在宽大的茶几上。
“小叔,念念,你们可算来啦!”林薇眼尖,最先看到他们,立刻放下手中的果盘,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亲热地拉过苏念的手,“快进来坐,奶奶刚才还念叨呢,说时砚是不是又带着你研究什么古籍,把回家吃饭的事儿都给忘了。”
陆时砚的母亲周慧芳闻声也笑着站起身。她穿着一件深紫色的丝绒旗袍,仪态雍容,目光柔和地落在苏念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语气里满是慈爱与关切:“念念来了,快过来让阿姨好好看看。哎呦,我怎么觉得你比上次见时又清减了些?是不是工作太忙,没好好吃饭?时砚有没有照顾好你?”
苏念心头一暖,松开陆时砚的手臂,快步走到周慧芳身边坐下,顺手从茶几上的果篮里拿起一个饱满的蜜橘,熟练地剥了起来,脸上绽开乖巧的笑容:“阿姨,您看我气色多好,真的没有瘦。最近胃口特别好,体重还涨了两斤呢。倒是您,看着精神真好,这旗袍穿在您身上特别显气质。”她将剥好的、脉络干净的橘瓣递到周慧芳面前,“阿姨,您尝尝这个,听说特别甜。”
周慧芳接过橘子,细细品尝了一瓣,眼角眉梢都染上了欣慰的笑意,连连点头:“嗯,是甜,汁水也足。还是我们念念贴心,手也巧。”她说着,目光转向已在一旁单人沙发坐下的儿子,带着几分嗔怪,又满是笑意地说道:“时砚,你瞧瞧念念多懂事。你呀,以后得多学着点,别总像个书呆子似的,一头扎进故纸堆里就出不来,还得让念念反过来照顾你。”
陆时砚姿态闲适地靠在沙发背上,闻言,眼底泛起温和的涟漪,从善如流地点头:“知道了妈,您的教诲我都记着了。一定努力改进,争取不让念念太操心。”他说话时,目光不着痕迹地掠过正在低头抿嘴笑的苏念,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流淌着只有彼此才懂的默契与温情。
午餐时分,巨大的圆形红木餐桌被摆放得满满当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散发着诱人的热气。一大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热闹而融洽。坐在主位的陆老爷子精神矍铄,看着儿孙满堂,脸上始终带着满足的笑意。席间,陆时砚的大伯陆振宏,一位气质儒雅的长者,将目光投向苏念,和蔼地开口:“念念,我听时宇提起,你前段时间负责的那个古风文化主题展,办得非常成功,反响很热烈?真是后生可畏,年轻有为啊。”
苏念被长辈当面夸奖,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微泛红,下意识地侧头看向身边的陆时砚,谦逊地回应:“谢谢大伯夸奖。其实主要是项目团队的功劳,我不过是尽了自己的一份力。而且……在历史细节方面,多亏了陆教授给了我很多专业的指导,不然肯定要闹笑话的。”
陆时砚在桌下悄然握住她微微蜷起的手,轻轻捏了捏,仿佛在传递着无声的鼓励。他接过话头,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大伯,您过奖了。念念她本身就很聪明,悟性高,又肯下功夫。我提供的那些资料和意见,她总能很快理解,并且巧妙地融入到策划和设计里,甚至还能举一反三,提出更优化的方案。我所做的,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对苏念能力的认可与维护,听得在座的长辈们都微微颔首。
然而,就在这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坐在斜对面的堂姐陆曼丽,一位性格爽利、心直口快的女士,忽然放下了筷子,拿起餐巾擦了擦嘴角,目光在陆时砚和苏念之间转了一圈,带着几分玩笑,又似乎藏着些许探究的意味,开口道:“时砚,不是堂姐说你,你这福气可真是让人羡慕。找了念念这么个女朋友,年纪轻轻,模样标致,能力又强,还这么乖巧懂事。”她话锋微微一顿,语气里的调侃意味更浓了些,“不过话说回来,念念比你小了整整十六岁呢,这年纪差可不小。你们平时相处起来,会不会觉得有代沟啊?比如现在年轻人喜欢的那些新鲜玩意儿,什么网络用语啊,流行综艺啊,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app,你能跟得上节奏,能理解吗?别到时候人家念念说什么,你都一头雾水,那多没趣。”
这番话看似随意调侃,却像一颗小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让餐桌旁的热闹气氛瞬间凝滞了几分。其他正在交谈的人都下意识地放低了声音,或明或暗地将目光投向了话题中心的两人。苏念脸上的笑容不易察觉地僵了一下,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丝微妙的酸涩和尴尬。她确实偶尔会在夜深人静时,闪过关于年龄差距的隐忧,此刻被陆曼丽这样半开玩笑地点破,那份隐藏的不安便被悄悄勾了起来。
她张了张嘴,正准备说些什么来缓和一下气氛,身边的陆时砚却先一步有了动作。
他从容地放下手中的筷子,动作不疾不徐,然后抬起眼,目光平静却异常坚定地看向陆曼丽,语气沉稳,听不出丝毫愠怒,却自有一股不容置喙的力量:“曼丽姐,谢谢你的关心。不过,我从不认为,年龄上的差距就必然等同于思想和情感上的‘代沟’。”他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回荡在略显安静的餐厅里,“念念喜欢接触的新鲜事物,无论是流行的文化趋势,还是有趣的技术应用,只要她感兴趣,我都愿意,并且乐于去了解、去尝试学习;同样,我所专注的学术领域,那些看似枯燥的历史文献,念念也会怀着尊重和好奇之心认真倾听,甚至时常能从中获得灵感,反过来给我的研究工作注入新的视角和活力。”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侧过头,视线完全落在身旁的苏念脸上。那一刻,他眼底惯有的清冷与疏离尽数褪去,只剩下如同春日暖阳般融融的温柔与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里只映照出她一人。“在我看来,所谓真正的‘代沟’,从来不是由生理年龄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两颗心是否愿意主动地、真诚地向彼此靠近,是否愿意踏入对方的世界,去理解、去感受。而且,”他的唇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真切而满足的弧度,“和念念在一起的每一天,我都觉得生活充满了新的色彩和活力,心态也不知不觉变得年轻了许多。只要看到她开心,我就觉得无比满足。这份快乐和充实,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
这一番话,说得不急不缓,情真意切,既明确地回应了陆曼丽的疑问,更是在所有家人面前,给予苏念最坚实、最温暖的支撑与肯定。
苏念仰头看着他沉静的侧脸,听着他字字清晰、毫不犹豫的维护,心中方才那点不适和尴尬,瞬间如同被阳光驱散的薄雾,消失得无影无踪。一股温热的暖流从心田涌向四肢百骸。她对他露出一个安心的、带着全然信赖的笑容,轻轻回握住他一直未曾松开的手。
周慧芳见状,脸上也露出了宽慰的笑容,适时地开口打圆场,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立场:“曼丽,你这孩子,就是心直口快。时砚和念念他们俩感情好,彼此懂得,互相扶持,这比什么都重要。我看念念这孩子,虽然年纪轻,但心思细腻,懂事又贴心,比许多年纪大的姑娘都更会照顾人,体谅人。时砚能遇到念念,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陆家的福气。”
“就是就是,”林薇赶紧在一旁帮腔,试图将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小叔以前什么样,大家又不是不知道,整天泡在书房和图书馆,清冷得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谪仙。现在可好多了,被念念‘管’得知道按时回家吃饭了,也知道劳逸结合,不再动辄熬夜备课批论文了,脸色都比以前红润了不少。我们看着都替他高兴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