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加一分钱尝水果味道(2/2)
这本书被多次提及,是因为公社周六日志愿下乡扫盲的人,都以这本书为范本给讲课。所以大家都想买上一本,然后识字扫盲。
扫盲运动从五零年就开始发动,到了如今还是继续进行着。可以说这是一项伟大的运动,并不是让老一辈的人,真正识字多少。而是彻底开启了,后面五零六零七零后学习文化知识的路。没有这些基础,后世的义务教育,可没有这么容易推进。
刘来娣和马小薇不在家,不知道她们带着四个小家伙去忙啥了,家里就剩爷孙俩人。
宋大宝吃起了早饭,墙上的挂钟显示着,时间已经到了八点钟。这个老式挂钟,还是民国时代的产品,是那种上一次发条,就能走十天的机械钟。就是经常有误差,可能是时间久了,里面的机械磨损严重的原因。
等他刚吃完了早饭,没想到刘来娣一行人,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
宋美兰提着个袋子,走进来高兴地说:“大哥,你要的东西,除了肥皂,其他的东西都按照本子上面的数量,奶奶出钱给你买回来了!”
宋大宝惊讶得不行,他连忙起身问道:“奶奶,你们把本子上的东西都弄齐全了?”
刘来娣笑眯眯地说:“难得我大孙子这么有干劲,我不得支持一下你啊!”
宋大宝又感动,又无奈地说:“奶奶,其实本子上面的数量,是我按照王家庄,然后把李家庄的也算上了。我本来是想着弄一批王家庄,到时候看交换的情况,再弄第二批去李家庄的。”
刘来娣大手一挥道:“这都不是事,反正迟早你要弄的,我还不如一次性多弄一些回来!”
马小薇把东西放下后,把小本子掏出来,递给了宋大宝,并且叮嘱道:“大宝,这上面的东西,咱们购买的价格,还是黑市上面的价格,都给你列清楚了。你把价格记住了,可别到时候计算的时候出错了,那可就吃亏了。”
宋大宝连忙答应一声,然后就开始整理起东西,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全部都带去,挑选了一部分后,就装进了一个麻袋里面。
足足半麻袋的东西,就绑在保温箱上面,背好灌满水的水壶,放着饭盒本子和笔的挎包,他就推着自行车出门了。
既然其他东西准备好了,他就直奔汽水厂,半路把装着东西的麻袋放进戒指空间,然后就去排队弄冰棍了。
这次他反过来,要一百根的水果冰棍,再加五十根的老冰棍。
农村人虽然穷,可他们冰棍却比较愿意吃水果味的!
原因很无奈,因为水果除非是村里种的,他们平时能舍得买到的水果,特别特别的少!
所以水果味的冰棍,他们反而喜欢得很,多一分钱就能尝到水果的味道,可能就是这个原因吧!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时代的无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