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抢占舆论阵地(2/2)
吕巧巧卸完了妆,冷静的继续分析道:“所以咱们得抓住这些关键的情节,在接下来的排演中,将这些情节作为排演的重点!只要能不断的叠加这种情节,那看客们给咱们的打赏就会源源不断!相比于大额打赏,咱们的入场费收益反倒是不值一提了。”
石平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没问题,你们就瞧好吧,这可是我的强项!保准将剧给他们排的热血沸腾!哦!对了!巧巧!说书先生正在外面念今天新到的报纸。除了之前刊载的东西外,今天的报纸还刊载了前线的消息,你要不要去听听?”
吕巧巧愣了下,好奇道:“前线的消息?和妖魔僵持的边境前线吗?怎么忽然刊载这个消息了?”
石平摇头道:“不清楚,不过刊载消息的开头我听到了,你肯定感兴趣!之前咱们收留的那位张三,在神都被皇帝陛下看重,恢复了本名苏清和后,带领神都上百名来自于各个权贵世家的直系子弟,奔赴前线战场,参与到了和妖魔的战争之中。刊载的新消息,就是报道他们的。”
石平话音尚未完全落下,吕巧巧整个人已经直接冲出了后台。
看着吕巧巧那急切的样子,石平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发现吕种辉朝着自己这边走了过来,石平只能无奈道:“班主,巧巧这个样子也不是办法,张三……哦,现在应该叫苏清和,听着已经是朝廷高官了,那跟咱们完全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巧巧这么钟情于他,岂不是把自己都耽误了?巧巧不小了,再耽搁几年,还怎么嫁人啊。”
吕种辉叹气道:“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就少之又少了。咱们贱民不比那些豪门大户,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对咱们贱民来说,并不重要。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嫁出去,或许是咱们贱民唯一比他们要强的了。
既然如此,我也不能多说什么。总不能强行把巧巧嫁给她不喜欢的人吧?随她去吧……人这一辈子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活着已经够苦了,没必要再自己给自己多找苦头吃。只要她高兴就行……即便一辈子不嫁人,又能怎么样呢?”
就在吕种辉感慨的时候,吕巧巧已经冲到了戏楼的前台。
此时戏台都已经撤掉,说书先生端坐在说书台前,手中展开着一份报纸,正在大声念诵着什么。
戏楼也不可能始终不断的表演戏剧,一般提前确定好今天的演出节目后,在戏剧表演的间歇,都会有说书先生上台。
一是缓和下观众们的情绪,二也是丰富演出的内容,不至于让所有的演出形式都高度一致。
这样可以尽量多的吸引到观众,无论是喜欢听书的,还是喜欢看戏的,都能被吸引进戏楼里。
同时更加丰富的演出内容也不至于让观众们审美疲劳,没准备内容吸引住后,不知不觉间就在戏楼里待上一整天呢?
就比如现在。
“列位,苏清和都听说过吗?原本是神都镇妖使司衙门下辖镇妖卫的一位副队,离开神都前,已经因功被升任为镇妖卫的副将。听说深得当今陛下的看重和信任,已经被当今陛下确认会纳入宫中!”
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说着。
吕巧巧听到这里,心下不由一黯。
不过一想到那是皇帝陛下,她又有些惶恐起来。
带着这种纠结的情绪,吕巧巧继续听了起来。
可听着听着,她就发现,说书先生所讲的事情,其实并没有聚焦在苏清和的身上。
只是大体上的介绍了苏清和一番后,便阐明了苏清和带领上百名贵族直系子弟直奔前线战场,参与到边境战事之中的原因。
神都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表明贵族和百姓共存亡的态度。
在边境战线上,不光是边军正抛头颅洒热血,神都的贵族子弟同样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为保护大周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和生命,绝不会只躲在大后方,享受民脂民膏的同时,却又不做出任何贡献。
紧接着说书先生讲述的内容再次变化,根据报纸上刊载的篇幅,介绍起了一位名叫宋清的贵族子弟。
这位贵族子弟跟着苏清和一起前往边境,并被编入了边境的死囚营。
在同妖魔作战的过程中,险些身死,却被一名死囚救了下来。
事后宋清拉着那名死囚,非要跟死囚结拜为兄弟,同时还跟死囚约定,等战争结束,一定要带着死囚回神都,以后有他宋清一口饭吃,就绝不会再让那名死囚饿着!
吕巧巧听得昏昏欲睡。
本以为是讲苏清和的。
结果苏清和只起到了一个开头的作用,将宋清引出来后,报纸上的内容就再没有提过苏清和哪怕一个字。
全篇内容都围绕着宋清跟那名死囚之间发生的事情。
甚至还有宋清的心理变化,比如一开始对死囚的不屑一顾,结伴上战场后又在生死之间培养出了彼此能交托后背的情谊。
这种豪门贵族子弟和死囚之间的身份巨大反差,倒是让戏楼里的其他听众们听的津津有味,一时间只觉得心目中本应该高高在上的贵族子弟们,好像跟他们之间也没有那么远的距离了。
起码在报纸上刊载的内容里,这位名叫宋清的宋家直系子弟,是如此的有血有肉,也跟普通人一样,会高兴、会愤怒、会恐惧、会冲动。
血统并没有改变他身为一个人该有的特质,甚至最后还跟一名死囚结为了生死之交。
这种反差和转变,着实让每一名听众都觉得新奇。
除了宋清以外,这一期的报纸还刊载了另外两名少爷跟死囚之间的事情。
不过相较之下,始终是宋清的故事更吸引人,也更让人感到舒适。
直到说书先生念完,甚至还有听众要求说书先生将宋清的故事再念一遍。
并且这样的要求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赞同。
吕巧巧倒是没有继续留下来多听,只是心下对于边境有些向往起来。
她们的生活还算安稳舒适,可在边境前线,正有不知道多少人,为了维系这种安稳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苦难从不会消失,只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