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0章 混乱的北方(1/2)
一场遮遮掩掩却又心照不宣的掠夺,就在这场高层会议的余波中定下了基调。
命令被迅速传达至李自成麾下各部,而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甚至不需要李自成通知,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模式,甚至会更加变本加厉。
很快,无数如狼似虎的兵丁,扛着破烂的旗帜,拿着明晃晃的刀枪,如同瘟疫般从连绵的军营中涌出,扑向周边那些尚未被战火完全摧毁的村镇、庄园。
“打粮”的指令,在执行的瞬间就失去了任何约束,“捐献”变成了强抢,“额度”变成了无底洞。士兵们冲进村庄,踹开农户的家门,翻箱倒柜,挖地三尺。
他们抢走一切能看到的粮食,包括农民留着度命的种子粮。稍有反抗,便刀枪相加,甚至纵火焚烧房屋。
哭声、喊声、求饶声、狞笑声、兵刃撞击声……交织成一曲人间惨剧的序曲。
所谓的“尽量不要激起民变”,成了一句空话,当生存的希望被彻底剥夺,当亲人倒在血泊之中,绝望的农民要么选择逃亡,成为流民,加剧社会的崩溃。
要么便铤而走险,聚众反抗,然后迎来更残酷的镇压。
一个老农跪在带队的哨总面前,磕头如捣蒜:“军爷!行行好!给留点活路吧!这是俺家最后的种粮了啊!”。
那哨总一脸不耐,一脚将他踹开:“滚开!老子们在前方替你们抵挡夏蛮子,命都不要了,拿你们点粮食怎么了?再啰嗦,老子砍了你!”。
一座小小的土堡试图抵抗,堡门紧闭。带队的一名李自成部偏将,甚至没有劝降的耐心,直接调来了随军的小炮,几轮轰击,堡门破碎,士兵们蜂拥而入,接下来便是无差别的屠杀和抢劫,火光冲天而起,映照着士兵们狰狞而麻木的脸。
这场以“筹集军粮”为名的暴行,迅速蔓延开来。它不仅仅是为了获取食物,更成为了一次失控的、发泄恐惧和压力的集体狂欢。
联军士兵们对大夏的恐惧,对未来的迷茫,都在这一刻转化为了对更弱者的残忍,他们用这种方式,试图证明自己还存在,还有力量。
而在中军大帐内,李自成或许能听到远方隐约传来的哭喊,看到天际被火光映出的微红。
但他只能选择闭上眼睛,捂住耳朵。他将这一切视为“必要之恶”,是通往胜利道路上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他用“击败大夏后再说”来麻醉自己的良知,尽管他内心深处可能也清楚,经过这样的浩劫,即便侥幸战胜,他们失去的,恐怕远比得到的要多得多。
一场充斥着勾心斗角、无奈妥协与残酷抉择的军事会议,最终以最传统、也最血腥的方式“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粮草问题。
然而,这饮鸩止渴的行为,不仅未能真正巩固这脆弱的联盟,反而在其内部埋下了更深的怨恨,并在北方大地播撒了更多仇恨与绝望的种子。
就在联军铁蹄踏碎北方乡村的宁静,哀嚎遍野、烽烟四起之时,另一股无形的力量,如同蛰伏于阴影中的毒蛇,开始悄然吐信。
大夏情报局,这个伴随着大夏崛起而建立的高效、冷酷的机构,早已将触角伸入了这片混乱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