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5章 药尘开坛讲道(1/2)
“万宗来朝”的盛况余波未平,丹霄阁又宣布了一则震动四方的消息:为答谢各方厚谊,并泽被天下修士,化神老祖药尘,将于三日之后,在丹霄阁凌云峰顶,开坛讲道,公开阐述化神之秘与丹道至理!
消息一出,八方云动。
此前未能亲至道贺的修士闻风而来,那些已然离去的各方势力代表更是去而复返,甚至连许多常年闭关、隐世不出的元婴后期、乃至元婴巅峰的老怪物,都被惊动,纷纷破关而出,不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缘。
化神老祖亲自讲道,放眼整个修真界,亦是百年难遇的盛事!尤其药尘并非寻常化神,乃是得上古药神宗完整传承的丹道巨擘,其对大道的理解,必然远超同济。
三日之期,转瞬即至。
凌云峰,乃丹霄阁境内最高之山峦,峰顶平阔如台,据说上古时期曾有仙人于此揽月摘星。今日,这峰顶早已被阵法大家精心布置过,地面铭刻着聚灵、凝神、扩音等诸多玄奥符文,中央一座九丈高的青玉道台巍然矗立,古朴自然,与周围山势融为一体。
旭日初升,紫气东来。
然而今日的凌云峰,霞光更胜往昔。天际有五彩祥云汇聚,氤氲缭绕,仿佛有仙乐隐隐自虚空传来。峰顶周遭,灵气浓郁得几乎化为实质的灵液,呼吸之间,便觉神清气爽,修为隐有精进。
此刻,以凌云峰为中心,方圆数十里的天空与地面,早已被人潮所覆盖。修为高深者,或驾驭法器悬浮于空,或盘坐于自家飞舟楼船之上;修为稍弱者,则早早在地面寻好位置,翘首以盼。放眼望去,黑压压一片,人头攒动,怕是不下十数万之众!其中元婴修士的气息如同繁星点点,不下数百,更有数十道气息晦涩深沉,赫然是那些隐世不出的元婴老怪。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目光聚焦于那青玉道台,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而又无比期待的氛围。
辰时正,一道平淡无奇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道台之上。
正是药尘。
他依旧身着那件简单的青色道袍,面容平和,眼神温润,并无丝毫迫人威压散发,仿佛只是一位寻常的老者。然而,当他盘膝坐于道台中央的蒲团之上时,整片天地似乎都以其为中心,安静了下来。风止云驻,鸟兽噤声。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无边无际的人海,缓缓开口。
声音初时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溪流潺潺,润物无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他并未直接阐述高深法门,而是从最基础的《道德经》开篇讲起,但经由他口述出,每一个字仿佛都蕴含着独特的韵律与道韵,直指本源,引人深思。
随即,话锋渐转,切入正题。
“夫化神者,非徒灵力之积累,实乃神魂、元婴、肉身三者交融,凝练神源,初步超脱凡俗,掌一方天地法则之始也…”
他讲述化神之境的本质,剖析凝聚神源的关窍,点明元婴巅峰冲击化神时可能遇到的心魔障碍、灵力桎梏以及法则感悟的误区。言语深入浅出,将玄之又玄的化神之道,拆解成清晰可辨的步骤与感悟,听得下方那些困于元婴境界多年的老怪们如痴如醉,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恍然大悟。
“……故而,破境之机,在于‘悟’。悟天地之循环,悟自身之本真。强求不得,水到渠成。”
接着,他又将话题引向丹道。
“丹之道,窃阴阳,夺造化。然其根本,在于‘平衡’与‘化生’。草木有枯荣,金石有消长,取其精华,去其芜杂,以火为媒,以神为引,促其向更高层次‘化生’,此即炼丹……”
他阐述丹道与天地法则的联系,指出丹师不应局限于丹方与手法,更应感悟药材本身蕴含的天地至理与生命韵律。他甚至随手拈来几味常见灵草,以自身神源之力模拟其药性相生相克、在丹炉内融合衍化的过程,将其微观变化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