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农家子的仙途 > 第460章 万域耕心传薪火,凡仙同脉续新程

第460章 万域耕心传薪火,凡仙同脉续新程(2/2)

目录

人群中响起热烈的掌声,掌声里夹杂着孩子们的欢呼。暗能村的那个少年,也就是当年第一个敢吃暗能灵禾米饭的孩子,如今已经长成了半大的小伙子,他举着手中的“吸能镰”高声喊道:“陈盟主,明年我们要在暗能村种‘跨域灵稻’,把暗能村的稻子,种到磁原村去!还要种到时流村、黑缘村,让所有地方都能吃到咱们暗能村的粮食!”

少年的声音像一颗石子投入湖面,激起层层涟漪。时流村的村民说要教其他村落织“时序布”,让大家都能抵御时空叠影;黑缘村的工匠说要打造更多“衡力农具”,帮助村民们更轻松地耕种;辐云村的医者说要提炼灵禾的“抗辐成分”,制成药膏,帮那些曾被辐射伤害的人恢复健康;流沙瀚海的沙衍村长则说,要把“固沙灵禾”的种植方法教给所有沙漠地区的村落,让流沙变成绿洲。

夕阳西下时,凡根枢纽的灵禾田上空,升起了八盏孔明灯。每一盏灯上都画着一株灵禾,暗能灵禾的深紫、时流灵禾的淡蓝、黑缘灵禾的深紫、辐云灵禾的青绿、极冰灵禾的橙红、瀚沙灵禾的土黄、瘴泽灵禾的碧绿、磁原灵禾的银白,八色光芒在暮色中缓缓升空,与远处的星辰融为一体。陈刚站在田埂上,看着孔明灯越飞越高,心中想起了很多人——想起了暗能村那位在试种时守在田边,三天三夜没合眼的老农;想起了时流村那位为了保护灵禾苗,不顾危险冲进时空乱流的少年;想起了黑缘村那位在引力裂隙外,不断输送衡力能量,直到力竭的修士……正是这些平凡又伟大的人,用自己的双手,编织出了这万域农耕的传奇。

“盟主,喝杯茶吧。”禾穗端来一杯温热的茶,茶杯是用极冰灵禾的秸秆烧制的,杯壁上印着八域灵禾的图案。“这是用八域灵禾的麦穗混合煮的‘万域茶’,青禾说,每一种灵禾都代表着一段故事,喝下去,就能记住咱们走过的每一步。”

陈刚接过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茶水入口先是带着暗能灵禾的醇厚,接着是时流灵禾的清冽,然后是黑缘灵禾的温润,辐云灵禾的清新,极冰灵禾的暖意,瀚沙灵禾的质朴,瘴泽灵禾的清甜,最后是磁原灵禾的清透,八种味道在舌尖交织,像一场跨越万域的旅行。他想起初遇凡根联盟时,有人问他:“极端地域那么多,环境那么恶劣,你怎么敢肯定能种出庄稼?”那时他没有回答,因为他知道,答案不在嘴里,而在每一次播种、每一次灌溉、每一次守护里。

如今,他有了答案——不是他敢,是凡俗百姓敢在暗能量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是修仙修士敢在时空中筑起守护的屏障,是大家一起敢闯、敢拼、敢不放弃,才让这荒芜之地长出了庄稼,让绝望之中有了希望。

夜幕降临时,凡根枢纽的广场上燃起了篝火。八域的村民们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灵禾的秸秆在火中发出噼啪的声响,像是在为这万域农耕的传奇伴奏。陈刚坐在篝火旁,看着孩子们围着《多元农耕志》的复刻本,听老人们讲当年种灵禾的故事:讲暗能量里,他们如何用“本源锚”稳住灵禾的根系;讲时空中,他们如何用“时序晶”修复破碎的时空;讲黑洞边,他们如何用“衡力柱”抵御强引力的拉扯;讲辐射星云中,他们如何用“净辐晶”净化有毒的土壤;讲极寒冰原上,他们如何用“暖融柱”融化永冻的冰层;讲流沙瀚海里,他们如何用“固沙晶”固定流动的沙粒;讲毒瘴沼泽中,他们如何用“清瘴晶”中和致命的毒素;讲磁暴高原上,他们如何用“超导锚”吸收狂暴的磁能……

篝火渐渐熄灭时,东方泛起了鱼肚白。第一缕阳光洒在灵禾田上,叶片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像无数个小小的太阳。陈刚站起身,望向远方,凡根枢纽的钟声缓缓响起,钟声里带着希望,带着新生,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他知道,他的旅程或许告一段落,但凡根联盟的农耕之路,才刚刚开始——雾隐星的探测已经启动,新的灵禾培育正在筹备,更多的村落等着他们去帮助,更多的荒芜之地等着他们去开垦。

《多元农耕志》的最后一页,留着一片空白,旁边写着一行小字:“凡仙同心处,皆是农耕乡。下一页,等你来写。”陈刚轻轻合上书本,将它递给身边的一个孩子——那是磁原村的一个小姑娘,手里还攥着一个没做完的“镇磁铃”。“这本书,以后就交给你们了。”他笑着说道,“等你们长大了,要把它写得更厚,让更多的地方,都能长出灵禾,都能有丰收的喜悦。”

小姑娘接过书本,用力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陈刚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万域农耕的薪火,已经传下去了。

太阳渐渐升起,照亮了凡根枢纽的每一寸土地,也照亮了这跨越万域的农耕之路。深海探索号的舰笛声在星空中回荡,像是在与这片土地告别,也像是在迎接新的旅程。陈刚站在舰桥上,看着凡根枢纽渐渐远去,看着那片由八域灵禾组成的彩色海洋,心中满是坚定。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遇到新的极端地域,新的艰难险阻,但他不怕——因为他知道,凡仙同心,万域可耕;因为他知道,只要心中有希望,手中有种子,脚下有土地,就没有开垦不了的荒芜,没有渡不过的难关。

这万域农耕的传奇,终将在星辰大海间,继续书写下去,直到每一颗星球,都能长出丰收的庄稼,直到每一个生命,都能拥有温暖的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