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末世之开局我能召唤A10 > 第73章 战后重建(二)

第73章 战后重建(二)(2/2)

目录

教官们由经验丰富的老兵和系统指定的专业教员担任,确保训练质量。

这些新兵,很多本身就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或特殊技能(如机械维修、通讯、医疗等),在经过系统化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洗礼后,迅速成长为军队各个部门的新鲜血液。

他们被补充到一线作战部队、技术兵种、后勤保障单位甚至初具雏形的军事科研机构。

军队的构成也更加专业化。

除了传统的陆军步兵、装甲兵、炮兵,基于新的技术和威胁,开始组建和强化一些特殊单位:

侦察与特战分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负责敌后渗透、精确打击、重要目标夺控等任务。

工程与基建兵团:不仅承担军事工程任务,更多参与到民用设施的重建中。

信息与电子战小组:依托“远征”系统的网络优势,负责战场监控、通讯保障和潜在的电子对抗。

女性在军队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她们在通讯、医疗、情报分析、后勤管理乃至狙击、技术操作等岗位上,展现出不逊于男性的能力和坚韧。

军队,成为了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尊重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凝聚人心、锻造新公民的熔炉。

在军事和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普通幸存者的生活也在稳步提高,尽管依然艰苦,但希望和秩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暖意。

“远征”系统下的配给制和贡献点制度,经过初期的磨合和调整,运行得更加顺畅。

基本生活保障(食物、水、基础住宿)覆盖所有人,确保了生存底线。

而想要获得更多更丰富的食物(新鲜蔬菜、偶尔的肉食)、更好的衣物、独立的居住空间、家用电器、乃至娱乐活动就需要通过努力工作赚取贡献点。

劳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除了进入工厂、矿山、建设兵团,还有城市清洁、物资配送、社区服务、协助教育医疗等大量岗位。

系统鼓励任何形式的、对社会有益的劳动。

甚至一些手艺人,如木匠、裁缝,也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在系统监管下的“市场”进行交易,换取贡献点。

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临时学校逐渐转变为更正规的学校,课程设置除了文化知识,更加注重实用技能和思想教育。

孩子们学习机械原理、农业基础、防疫知识,同时也被灌输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和对于“远征”系统的认同。

优秀的青少年,会被系统标记,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甚至保送到新宁市正在筹办的“复兴学院”进行深造。

医疗卫生条件显着改善。

随着药品生产的逐步恢复和医疗设备的补充,安置点的医疗站升级为社区医院,能够处理更复杂的疾病和进行外科手术。

公共卫生体系建立起来,定期消杀、垃圾处理、饮用水监测成为常态,有效遏制了传染病的爆发。

精神文化生活也开始萌芽。

利用恢复的广播网络,新宁市中心广播台播放新闻、政策解读、生产技术讲座,也播放恢复生产的音乐唱片和一些重新编排的文艺节目。

各个社区会组织集体学习、歌咏比赛,甚至在重要节日举行简单的庆祝活动。

虽然谈不上丰富多彩,但这些活动极大地缓解了人们的精神压力,增强了社区凝聚力。

在三座城市内部,政府机构的重建也在新宁市派遣干部的指导和“远征”系统的辅助下快速完成。

以桂柳市为例,“桂柳市临时管理委员会”很快过渡为更正式的“桂柳市复兴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领导由新宁市派遣的经验丰富、忠诚可靠的干部担任,同时大量吸收经过严格审查、表现积极、能力突出的本地幸存者精英进入各级管理机构。

这些本地干部熟悉情况,能够更好地执行政策、安抚民众,他们的加入也增强了新政权在当地的认同感。

“远征”系统深度嵌入到政府运作的每一个环节。

从物资调配、生产计划、人员分配到政策下达、绩效评估,都通过系统高效完成,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为的效率底下和资源错配。

政府的工作重点是执行“远征”系统制定的宏观规划,并处理系统无法完全覆盖的局部突发情况和民生细节。

三座城市之间,通过“远征”系统实现了高度协同。

新宁市负责总体战略规划和高端研发。

天宾市保障原材料供应。

桂柳市侧重装备制造和重工业生产。

任何一个城市的短缺或需求,都能通过系统迅速反映,并由其他城市进行调剂或支援。例如,桂柳兵工厂急需某种特殊钢材,天宾的钢厂会立即调整生产计划优先供应。

新宁市研发的新型通讯设备,会第一时间在桂柳的工厂之中进行量产测试。

这种高度一体化的协同模式,使得“新-天-桂”轴线作为一个整体的实力,远远超过了三座城市实力的简单相加。

它形成了一个具备强大自我循环能力、能够持续造血和升级的复兴堡垒。

三个月的时间,在废墟和硝烟中转瞬即逝。

站在桂柳市修复一新的政府大楼(现复兴管理委员会大楼)顶端,俯瞰城市。

夜晚,灯火通明的区域比三个月前扩大了一倍不止。

远处工厂区传来的机器轰鸣声,不再是战争的喧嚣,而是生产的协奏曲。

街道上,巡逻的士兵军容严整,步伐坚定。

下班的工人们脸上带着疲惫,却也洋溢着对未来的期待。

广播里,正在播报新一批技术工人从桂柳出发,前往支援新宁市某个新开工项目的消息。

就在新宁、天宾、桂柳三座城市的重建喜报频传,整个根据地一片欣欣向荣之际,端坐于指挥中心的林禹,脑海中忽然响起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带着冰冷金属质感的提示音:

“侦测到符合协议条件……势力范围确认……”

“核心城市“新宁”……状态:稳固。”

“核心城市“天宾”……状态:稳固。”

“核心城市“桂柳”……状态:稳固。”

“协议激活……授权验证通过……”

“授权码:ATLAS-Pri。”

“解锁特殊建筑:ATLAS巨神公司(区域主基地)建造权限。”

“初始蓝图及资源传输准备就绪。”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