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陆瑾的成长与偶遇(2/2)
“住手!”陆瑾低喝一声,身形如离弦之箭般冲出,炁息灌注右脚,对着那伪军头目的手腕狠狠踢去。只听“哐当”一声,步枪被踢飞在空中,旋转了几圈后,重重落在地上。周围的伪军见状,纷纷举枪对准陆瑾,可当他们看到陆瑾眼中那抹冰冷的杀伐之气时,却吓得不敢扣动扳机——那眼神里,藏着斩杀过日寇与邪道的狠厉,是他们这些欺软怕硬的汉奸从未见过的,仿佛多看一眼,就会被吞噬。
持铁鞭的异人见有人搅局,怒喝一声:“哪来的野小子,敢管老子的事!”说着,挥起铁鞭,带着呼啸的风声,直抽陆瑾的面门。
陆瑾不闪不避,右手成拳,炁息瞬间凝聚在拳面,迎着铁鞭砸去。“嘭”的一声闷响,铁鞭被拳头震得向上弹起,那异人只觉得一股巨力顺着铁鞭传来,手臂发麻,虎口震裂,连退五六步才稳住身形,脸上满是惊骇:“你……你是三一门的陆瑾?”
陆瑾颔首,目光如刀,扫过他身上的伤痕和一旁的伪军,语气冰冷:“日寇当前,山河破碎,你不思抗敌,反而为伪军卖命,欺压同胞,你配称‘异人’吗?”
那异人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张了张嘴,最终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铁鞭:“罢了罢了,我也是被王二麻子逼的……他抓了我老娘,我不得不从啊!”
周围的百姓闻言,脸上露出同情之色。陆瑾心中一动,沉声道:“若你真心悔改,便随我一起,救出被抓的少年,再救你老娘。”那异人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点头:“愿意!愿意!只要能救我老娘,我任凭陆大侠差遣!”
解决了这场纷争,陆瑾转身看向那持桃木剑的异人。只见对方约莫二十出头,身材瘦削,脸上带着几分风尘,却难掩一双明亮的眼睛,像江南的湖水般清澈,嘴角挂着爽朗的笑意,操着一口浓重的江南口音说道:“在下郑子布,见过陆兄!久闻东北地界有位三一门的陆兄,敢打鬼子,能断公道,今日一见,方才那拳震铁鞭的功夫,果然名不虚传!”
郑子布说着,上前一步,对着陆瑾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敬佩:“方才若不是陆兄出手,我怕是真要栽在那伪军手里了。说起来,我这符法擅长远程牵制,在正面打斗中,确实不如陆兄的硬功扎实。”
陆瑾连忙回礼,脸上露出一丝谦和的笑容:“郑兄过奖了。方才你那三张‘烈焰符’,出手迅疾,角度刁钻,若不是你先牵制住他,我也不会这么容易解决。而且你的符火只烧敌人,不碰百姓房屋,可见你控符之精准,绝非寻常修士能及——这等细腻的符法,怕是江南符箓世家的手段吧?”
郑子布眼睛一亮,笑道:“陆兄好眼力!我确实是江南郑家人,家里世代以符箓为业。去年家乡沦陷,我带着几张祖传的符纸一路北上,本想投奔龙虎山,却听说龙虎山的弟子也在四处抗敌,便决定先在东北历练,杀几个鬼子再说!”
陆瑾闻言,心中生出几分好感,也将自己下山的使命简略相告,只隐去了三一门的具体部署。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符法聊到炁功,从江南的沦陷聊到东北的抗敌,越聊越投缘,仿佛相识多年的好友。
从土地庙出来,两人并肩走在小镇的石板路上。路边的店铺大多关门闭户,门板上贴着日寇的“良民证”告示,只有几家卖粗粮的摊子还在营业,摊主佝偻着身子,对着过往的伪军点头哈腰,脸上满是愁苦。郑子布看着这景象,语气沉了下来:“以前在江南,只听逃难的人说鬼子凶残,如今亲眼所见,才知百姓过得有多苦……那些鬼子不仅要占我们的土地,还要害我们的人,连有炁感的少年都不放过,真是丧心病狂!”
陆瑾望着远处伪军据点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所以我们这些异人,更不能袖手旁观。哪怕只能多救一个百姓,多杀一个鬼子,多烧一处据点,也是在为抗敌出一份力。”
郑子布眼睛一亮,拍了拍陆瑾的肩膀,语气激动:“陆兄说得对!我看你我投缘,不如结伴同行一段?实不相瞒,我这次来杨家镇,就是为了打探那日寇据点的消息——我听说里面的黑木太君,擅长一种‘血祭术’,专门用百姓的血修炼,咱们正好去会会他,替那些死去的百姓报仇!”
陆瑾心中一动——他此行的目标,正是那处据点里的黑木和被抓的少年。他看着郑子布眼中的决绝与热血,笑道:“好!那咱们就联手,端了这据点,救回少年,再杀了那黑木!”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他们并肩朝着小镇外的密林走去,一个身怀刚猛炁功,一个手握精妙符法,虽只是初遇,却已像是并肩多年的战友。晚风拂过树梢,带着远处传来的零星枪声,却吹不散两人眼中的坚定。谁也没有想到,这段在战火中结下的初步友谊,会在未来的异人界抗寇大业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他们此刻的并肩同行,也在不知不觉间,为日后异人界联合抗敌的大业,埋下了一颗小小的、却充满希望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