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三一门的扩张(2/2)
有一位资质极佳的少年,在前两层考核中表现突出,被誉为“百年难遇的好苗子”。可在静坐时,他却被窗外的琴音吸引,忍不住跟着哼唱,手指还轻轻敲击蒲团打节拍。左若童看到后,摇了摇头,在他的考核册上写下“心性不坚,易受外物干扰,暂不收录”。那少年得知结果后,痛哭流涕,恳求再给一次机会。左若童却只是温和地说道:“孩子,修行之路漫长,若心性不坚,哪怕资质再好,也走不远。你回去好好磨练心性,三年后,三一门的大门仍为你敞开。”
这套严格的考核体系,让三一门的扩张始终保持着“稳”字当头。每月通过考核的新弟子,不过二三十人,相较于山门外动辄上千的求师者,比例不足三成,却个个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好苗子,既有品行,有资质,更有心性。
随着新弟子的不断加入,三一门的规模也在稳步扩张。左若童与长老们商议后,在原有宗门建筑的东侧,新开辟了一片“青竹苑”作为弟子居所——青竹苑依山而建,清一色的竹楼,竹楼外种着一圈“静心竹”,风吹竹叶,沙沙作响,能让人静心。每间竹楼住两名弟子,室内陈设简洁雅致: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架,既保证了私密性,又便于弟子间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竹楼旁,新建了两座宽敞的演武场,演武场地面铺着防滑的青石,四周立着数排兵器架,摆放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各式兵器,供弟子们日常演练;演武场中央还搭建了一座高约三丈的“试武台”,供弟子们切磋比试。此外,还新建了一座“知微阁”作为藏书阁——知微阁共三层,一层存放基础武学典籍,二层存放三一门核心功法与罗恩带来的异世修行理论(经左若童审核后收录),三层则存放陆瑾从其他门派交换来的珍稀武学典籍。阁内窗户是雕花的木窗,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弟子们在这里博览群书,拓宽眼界,氛围静谧而浓厚。
宗门的势力范围,也随之悄然延伸。陆瑾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与三一门周边的中小门派建立了“同盟关系”:三一门为他们提供《逆生新编》的基础法门指导与危机援助,他们则负责维护三一门周边的治安,传递江湖情报。
此前,三一门山下的“清风镇”常有地痞流氓骚扰商户,百姓苦不堪言。自与邻近的“清风寨”结盟后,清风寨寨主亲自带领寨中弟子巡逻镇中,一旦发现地痞闹事,立刻上前制止,如今的清风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们提起三一门与清风寨,无不竖起大拇指。南方的“流云派”擅长追踪之术,便主动承担了三一门在外弟子的安全联络工作,他们在各地设立联络点,一旦有三一门弟子在外遇袭,流云派弟子能第一时间传递消息,为救援争取时间。
陆瑾还与官府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形成了“江湖与官府良性互动”的局面。上个月,三一门弟子在山下发现一伙盗墓贼,正在盗取一座古代王侯墓,他们立刻联系当地官府,双方联手行动,不仅抓获了盗墓贼,还追回了大量文物。官府为表感谢,特意送来“侠义之宗”的匾额,悬挂在三一门山门上,成了宗门的一大荣誉。
但左若童始终紧绷着一根弦,生怕扩张过快导致宗门风气下滑。他不仅要求新弟子入山门后,首先学习的便是三一门的《门规三十六条》,由长老亲自授课,逐条讲解,还规定每月初一、十五,所有弟子都要在山门广场集合,重温门规,由左若童或罗恩亲自训话,强调“侠义为先、心性为本”的宗门理念。
为了让新弟子快速融入宗门,左若童还推行了“老带新”制度——每一位新弟子,都会由一名修行三年以上、品行端正的老弟子负责引导,从日常起居到功法修行,全方位帮扶。修习《逆生新编》的八名核心弟子,更是成了新弟子们的榜样:林清以沉稳耐心着称,每天清晨都会带着新弟子静坐修心,手把手教他们调整呼吸;石岩曾因家境贫寒差点辍学,如今他常常分享自己当年克服困难的经历,鼓励新弟子不要怕苦怕累;赵岳根基扎实,擅长稳固炁流,新弟子遇到炁流紊乱的问题,他都会耐心指导,直到对方掌握技巧。
在这样的氛围下,新弟子们不仅进步迅速,还继承了三一门“谦逊、务实、侠义”的风气,宗门内始终一片和谐,未有丝毫因扩张而产生的浮躁与混乱。有一次,一位名叫李默的新弟子,因急于求成,想早日突破到“逆生一重”,偷偷修改了《逆生新编》的行炁路线,结果导致炁流紊乱,胸口剧痛,险些受伤。左若童得知后,并未严厉斥责,而是亲自为他调理炁流,待他好转后,召集所有新弟子,语重心长地说道:“修行如登山,一步一个脚印,方能登顶。《逆生新编》虽已完善,却也需循序渐进,就像耕种,春种秋收,不可拔苗助长。我三一门要的,不是一时的修行速度,而是能走得远、走得稳的弟子。若为求快而坏了根基,便是本末倒置了。”
这番话,如警钟般敲响在新弟子心中,李默更是羞愧不已,此后潜心修行,再也不敢投机取巧。半年后,他凭借扎实的基础,顺利突破到“逆生一重”,成了新弟子中的佼佼者。
就这样,三一门在“稳扩张、重根基”的理念下,一步步壮大。宗门弟子从原先的两百余人,增至五百余人,却始终保持着极高的整体素质;势力范围从原先的一座山门,延伸到周边五座城镇,与各方势力和谐共处,互帮互助;声望更是从江湖中的“新兴门派”,跃升至“正道标杆”,连少林、武当等百年老牌宗门,都对三一门刮目相看,纷纷派人前来交流学习,希望能借鉴《逆生新编》的修行理念与宗门管理经验。
一日傍晚,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三一门的山门上,将“三一门”三个大字镀上了一层金边。左若童站在观星台上,罗恩与陆瑾分立两侧,三人望着山下错落有致的青竹苑,听着演武场上弟子们整齐的呼喝声,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师父,如今三一门的规模,已是从前的两倍有余,可宗门的风气与底蕴,却丝毫未减,反而愈发浓厚了。”陆瑾轻声说道,语气里满是敬佩。他看着山下的景象,想起半年前求师者寥寥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
左若童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光望向远方的群山,眼神里满是希冀:“扩张不是目的,让三一门的道统传承下去,让更多弟子成为真正的侠义之士,守护一方百姓,才是我们的初心。如今有‘生命主宰’的声威加持,有你和罗恩这些年轻人的辅佐,三一门的未来,可期啊!”
罗恩望着演武场上认真修行的弟子,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动作整齐划一,炁流在周身萦绕,形成淡淡的光晕。他心中也充满了期待,轻声说道:“师父放心,我们定会守住宗门的根基,让三一门的侠义之道,传遍江湖的每一个角落。”
风从山间吹来,带着松针的清香,吹动了三人的衣袂。演武场上的呼喝声此起彼伏,与山间的鸟鸣、竹楼的风声交织在一起,谱写着三一门兴盛的乐章。罗恩知道,这一切都只是开始——在“生命主宰”的守护、左若童的引领、陆瑾的辅佐下,三一门必将在江湖中书写出更辉煌的篇章,成为正道的中流砥柱,照亮无数人的侠义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