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 > 第400章 论文风波与国际打脸

第400章 论文风波与国际打脸(2/2)

目录

按照秦牧的指示,他们撰写了一份极其详尽的回复信。

不仅逐一回应了审稿人的所有质疑,补充了大量方法学细节和一致性验证数据。

更是在信的末尾,发出了那份充满火药味的“现场验证”挑战。

信发出去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这一次,等待的时间更久。

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事黄了的时候,《自然·医学》编辑部的回信来了。

信件很长。

编辑表示,他们的回复和补充材料,尤其是关于诊断一致性的数据和那份大胆的“挑战”,在编辑部内部和审稿人中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审稿人A和B依旧坚持部分质疑,但语气明显软化了许多。

而那位中立的审稿人C,则明确表示,经过仔细审查补充材料后,认为该研究设计严谨,数据充实,虽然其理论基石(古脉术)与传统医学范式不同,但展现出的关联性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

最终,经过编委会裁定——

论文被接收了!

同意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在《自然·医学》正刊发表!

“成了!我们成功了!”陈久仁拿着打印出来的录用通知,手都在抖,像个孩子一样在实验室里大喊。

苏青文捂着脸,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那是喜悦和释然的泪水。

赵卫国重重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郭若毅也开心地笑了。

几个月后。

论文正式在线发表。

标题赫然出现在《自然·医学》官网首页。

《基于古脉术脉象分型的人体多维生理状态解析: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际医学界,炸锅了。

最初是一片惊愕和质疑。

“脉象?那是什么?中医的占卜吗?”

“《自然·医学》怎么会发表这种东西?”

“这数据是伪造的吧?”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仔细阅读论文,看到里面详实的神经电生理、免疫因子、代谢组学数据,看到严谨的统计分析和令人惊讶的诊断一致性结果。

质疑的声音渐渐变小。

取而代之的是震惊和浓厚的兴趣。

许多顶级医学院和研究所的专家,开始认真审视这篇论文。

一些敏感的学者,立刻意识到这项研究可能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方向——从能量和信息层面理解人体健康。

邮件像雪片一样飞向陈久仁和苏青文的邮箱。

有请求合作。

有咨询细节。

有邀请做学术报告。

甚至有几个之前持强烈反对意见的审稿人,也私下发来邮件,表示歉意和敬佩,并询问是否有可能访问研究中心。

曾经被视为“玄学”、“巫术”的古脉术。

第一次,以一种严谨的、科学的姿态,登上了世界顶级医学的舞台。

并且,赢得了初步的、却是重量级的认可。

陈久仁看着电脑屏幕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邮件,长长舒了口气。

他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秦牧手书的四个大字——“道法自然”。

心中涌起的,不仅仅是学术成功的喜悦。

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扬眉吐气。

这一次,是他们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用无可辩驳的数据。

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打脸”。

一次来自东方古老智慧的科学正名。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