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尘封的日记(2/2)
她颤抖着伸出手,拿起那本日记,一股霉旧的味道迎面而来。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日期是几十年前,那时候,母亲还是一位刚嫁给父亲不久的、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女子。
最初的日记,充满了对婚姻生活的甜蜜描述,对丈夫(江父)的依恋和崇拜,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虽然偶尔也会抱怨丈夫工作太忙,经常出差,但字里行间依旧洋溢着幸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随着她和哥哥的出生,日记的色调开始逐渐变得灰暗。
丈夫的出差越来越频繁,在家时间越来越少。
每次问起,总是以“生意忙”、“见客户”等模糊的理由搪塞。
回家的丈夫,也常常带着一身疲惫,心事重重,沉默寡言,与家人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
日记里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抱怨和不解:
“瀚海今天又没回来吃饭,打电话只说在忙。
阿辰(江月月哥哥的小名)今天在学校得了小红花,多想第一时间告诉他……”
“他又出差了,这次要去半个月。问他去哪里,做什么,总是含糊其辞。我真的……有点累了。”
“为什么别人的丈夫都能按时回家,陪妻子孩子,而我的丈夫却总是神神秘秘,仿佛有另一个我们无法触及的世界?”
“今天和阿辰的老师通电话,老师说孩子很聪明,但性格有些内向,希望父亲能多陪伴。
我跟瀚海提了,他却只是皱着眉说知道了,然后又是一头扎进书房,对着那些我看不懂的图纸……”
怨气在积累。
孤独在蔓延。
尤其是在父亲江瀚海去世前的几年,日记里的情绪几乎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而其中一篇,在父亲去世前不久写下的日记,内容更是让江月月触目惊心:
“……今天又因为阿辰未来的事情和瀚海吵了一架。
他说男孩子要顶天立地,要有担当,话里话外似乎对阿辰寄予了某种……
我无法理解的厚望。
可阿辰还那么小!
我只希望他平安快乐地长大,为什么瀚海非要把他往那条又苦又累、甚至可能充满危险的路上推?
难道他那种整天不见人影、神神秘秘的生活,就是所谓的‘担当’吗?
我绝不允许我的儿子也过上这种生活!绝不!”
字迹因为激动而显得有些凌乱,力透纸背。
江月月看着这些充满怨怼和不解的文字,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被丈夫的“秘密”长期折磨、内心充满委屈、愤怒和对未来恐惧的年轻母亲。
她终于明白了。
明白了母亲对父亲那份复杂的感情——有爱,但更多的是因被排除在他的世界之外而产生的怨恨和不解。
明白了母亲为何在父亲去世后,性情大变,对哥哥参军、对她接手公司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恐惧和反对。
那不是无缘无故的歇斯底里。
那是长期压抑后的爆发,是对失去丈夫的痛苦和恐惧,转移到了儿女身上!
她害怕儿子走上丈夫那条“神秘而危险”的老路,最终落得和丈夫一样“莫名其妙”早逝的下场!
她害怕女儿卷入丈夫留下的、那些她看不懂的“生意”漩涡,重蹈覆辙!
所以她才那么拼命地、甚至有些不近人情地,想要把他们拉离那个她认为的“危险旋涡”!
日记一页页翻过,时隔几年都有零星的几篇。
江月月的心情如同坐过山车般起伏。
她看到了一个与她记忆中那个越来越刻薄、越来越不可理喻的母亲,截然不同的形象。
一个被丈夫的秘密工作长期忽视、内心充满孤独、委屈和恐惧,却又无力改变,最终将这种情绪转化为对儿女过度保护和控制的女人。
家庭的裂痕,悲剧的种子,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因为父亲那份不能言说的使命,而悄然埋下。
江月月合上日记,久久无法平静。
她将日记本紧紧抱在胸前,仿佛能透过冰凉的封皮,感受到母亲当年书写时那滚烫而痛苦的泪水。
真相,往往比想象中更加沉重。
它不仅关乎英雄的牺牲,也关乎英雄身后,家人所承受的、不为人知的痛苦和挣扎。
书房里,只有江月月抱着日记本,独自消化着这巨大冲击的沉默身影。
而这本尘封日记所揭示的,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更大的风暴,更残酷的真相,还隐藏在后方的书页之中。
等待着,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她更致命的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