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透视神医:夫人说治好才能回家 > 第429章 传承之誓

第429章 传承之誓(1/2)

目录

夜深了。

别墅里一片静谧,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以及书房门缝里透出的、温暖而执着的灯光。

秦牧坐在宽大的书桌后,面前摊开着一本纸张泛黄、边角磨损严重的古籍。

他的手边,放着一个打开的紫檀木长盒,里面铺着深紫色的丝绒,九根长短不一、闪烁着幽冷玄光的银针,静静地躺在其中,仿佛沉眠的龙。

这不是他日常使用的那些针,而是叶老当年所赠,据传是唐代御医所用的“九灵玄针”,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也是他作为“阎罗”和“秦医生”两个身份交织的见证。

他看的并非医书,而是一本更古老的、关于“气”与“神”修养的札记,字迹潦草,充满了个人感悟。

到了他如今的境界,知识的积累早已足够,更需要的是心境的打磨和对天地万物更深层次规律的感悟。

“咚咚咚。”

轻轻的敲门声响起,带着一丝犹豫,却又很坚定。

秦牧没有抬头,只是淡淡应了一声:“进来。”

书房门被推开一条缝,秦念安的小脑袋探了进来。

他显然刚洗完澡,头发还湿漉漉的,穿着睡衣,脸上已经褪去了白天在礼堂里的自信飞扬,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与他年龄不太相符的郑重,甚至有点紧张。

“爸,您还没睡?”他小声问。

“嗯。”秦牧合上手中的札记,目光平静地看向儿子,“有事?”

秦念安深吸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走进书房,轻轻关上门。

他走到书桌前站定,双手下意识地握成了拳,又松开,眼神直直地看着秦牧。

“爸。”他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微微有些发干,但吐字清晰,“我想跟您……系统学习古脉术。”

他说的是“系统学习”,而不是“随便学学”。

这意味着,他不是一时兴起,不是出于好奇,而是将其视为一条需要郑重对待、投入毕生精力去行走的道路。

书房里安静了一瞬。

只有窗外细微的风声。

秦牧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没有惊讶,没有喜悦,也没有立刻拒绝。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儿子,目光深邃,仿佛要透过那双酷似江月月的明亮眼睛,看到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

这种沉默的注视,比任何质问都更有压力。

秦念安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很快,手心都有些出汗了,但他没有移开视线,努力保持着站姿,承受着父亲的审视。

他知道,这不是一件小事。

他所求的,不是学校里那些可以考满分的知识,而是父亲安身立命、甚至几次在生死边缘依靠它逆转乾坤的根本。

这更像是一种……衣钵的传承。

终于,秦牧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像重锤一样敲在秦念安的心上。

“你学医,是为了什么?”

他的问题很简单,却直指核心。

“是为了超越我,证明你自己青出于蓝?”

秦牧的目光锐利起来,仿佛能刺穿一切虚伪。

“还是为了救人,博一个‘神医’的名头,受万人敬仰?”

这两个选项,似乎涵盖了大部分学医者的初衷——要么为名,要么为超越。

秦念安被问得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发现,父亲提出的这两个选项,似乎都不是他内心最真实、最原始的冲动。

超越父亲?他从未如此狂妄地想过,父亲在他心中,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他只想靠近,从未想过超越。

为了救人?博取名声?好像也不是。他帮助那个晕倒的老人时,脑子里根本没想过这些。

他皱起了眉头,陷入了真正的思考。

书房里再次安静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秦牧并不催促,只是重新拿起那本古籍,慢悠悠地翻看着,仿佛刚才那个沉重的问题只是随口一问。

他在等。

等一个发自本心的答案。

这比任何天赋、任何记忆力都更重要。

不知过了多久,可能只有几分钟,但对秦念安来说,却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内心跋涉。

他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开,眼神从迷茫变得清晰,变得坚定。

他抬起头,再次看向父亲,这一次,他的目光里没有了紧张,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认真。

“都不是。”

他的声音恢复了清朗,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干净和笃定。

“我不是为了超越您,也不是单纯为了救人。”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努力将自己内心那种模糊却强烈的感觉表达清楚。

“我是为了……‘守护’。”

这个词从他口中说出,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分量。

秦牧翻动书页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

但他没有抬头。

秦念安继续说道,眼神越来越亮,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像您守护妈妈和我,默默为我们挡住所有风雨那样。”

“也像您,还有郭师兄、陈师兄、苏师姐、赵师兄他们,守护那些来到‘九针局’的、素不相识的病人,给他们希望,解除他们的痛苦那样。”

“我还不够强大,上次那个老爷爷晕倒,我虽然用别针帮了忙,但事后想想还是很害怕,害怕如果当时我判断错了,或者手法不熟练,会不会反而害了他。”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因此而产生的、想要变强的渴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