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津门鼓韵:二十年琴鼓与共(2/2)
后来这段录音在网上传开,有人评论:\"听着这鼓曲,就觉得心里踏实。\"
同月的天津卫视相声春晚上,王惠与马志明合作《太虚幻境》,这场平均年龄超70岁的\"千岁阵容\"演出成了爆款。
后台候场时,马志明看着她调试三弦,感慨道:\"当年你师父李树盛就说你是鼓曲界的好苗子,果然没看错。
\"王惠笑着摇头:\"是这门艺术没放弃我。\"
演出结束后,观众迟迟不肯离场,掌声里满是对老艺术家的敬意。
10月7号王惠表演完,看着从小跟在他自行车后面的小辫儿已经长大了,现在的小辫儿已经领郭汾阳(她的孩子)上台为德云社董事长王惠送水送花。
感慨万分,自己重新站在舞台上,离不开家里人的专场和鼓励,郭麒麟也是很乐意她重新站在舞台上。
……
鼓曲社的日子里,总有新鲜事在发生也开始了招生。
99元的惠民票价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汉沽场次开票即售罄,台下常有举着荧光棒听《孟姜女》的姑娘;
老艺术家们跟着学员学直播,韩宝利先生的改谱视频成了网红素材;
陶婉岚、张婉怡等新秀在老名家的指导下,已经能独立登台唱完整段《黛玉葬花》。
王惠常坐在观众席最后一排,看着年轻人跟着唱腔打拍子,就想起郭德纲说的:
\"传统不是老古董,是要有人听、有人传的活物。\"
当王惠她们绝对没想到,鼓曲社会越走越远,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023年拜师仪式上,王惠向韩宝利先生行拜师礼时,岳云鹏在台下哭得直抹眼泪。他后来在采访里说:
\"师娘当年为了德云社,把自己的梦想搁下了,现在终于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韩宝利先生握着她的手,激动地说:\"我退休后本以为鼓曲要凉了,是你们让这么多年轻人爱上这门艺术,振兴曲艺的事儿,终于能成了。\"
2025年全国巡演启动前,王惠在整理行李时,翻出了当年郭德纲送她的第一把三弦。琴身上刻着\"琴瑟和鸣\"四个字,还是刚创业时他亲手刻的。
郭德纲走进来,帮她把琴套系好:\"这次要走二十多个城市,累不累?\"她笑着摇头,指尖在琴弦上轻轻一拨:\"你看,从北京到天津就半小时车程,咱们走了十三年才把鼓曲社办起来。现在要把这声音送到更多地方,值。\"
巡演首站的舞台上,王惠唱起《剑阁闻铃》,张云雷的鼓点从旁衬起,台下既有白发苍苍的老观众,也有举着相机的年轻人。唱到\"行宫见月伤心色\"时,她的眼神掠过台下,仿佛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看见郭德纲默默支持的身影,看见老艺术家们改谱的灯光,看见学员们练功的汗水。谢幕时,她对着话筒轻声说:\"这鼓曲声,是我们给时代的留念想。\"
掌声里,郭德纲在侧幕朝她比了个大拇指。聚光灯下,王惠的笑容里藏着二十年的坚守——从为爱情放下琴鼓,到与爱人共兴鼓曲,她把个人的念想,活成了传统艺术最动人的模样。而那穿越时空的鼓韵,正随着巡演的脚步,在更多城市里轻轻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