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血管清淤指南血脂养护日常方 > 第43章 篇·李阿姨的血压逆转记:从药罐子到公园里的八段锦达人

第43章 篇·李阿姨的血压逆转记:从药罐子到公园里的八段锦达人(1/2)

目录

一个关于\"停药\"的真实故事

62岁的李桂兰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能把吃了5年的降压药停了。去年这个时候,她的血压还在155\/95hg徘徊,每天三颗药吃着,头还是昏沉沉的。医生说\"高血压得吃一辈子药\",这话像块石头压在她心上。直到遇见社区医院的林医生,对方指着她的体检报告说:\"你这是'脾虚湿盛'型高血压,不是真的'老病根',试试改改吃饭和锻炼,说不定能把药扔了。\"接下来的半年,李阿姨用杏仁当零食,跟着老舍练八段锦,居然真把血压稳在了130\/80hg。这个故事里藏着高血压逆转的密码:不是和衰老硬刚,而是像道家说的那样,顺着身体的\"性子\"来——中医调的是气血,心理解的是焦虑,最终都指向林医生说的那句话:\"很多高血压,其实是身体在喊'我不舒服'。\"

第一章诊室里的\"两难\":吃一辈子药,还是赌一把?

李阿姨第一次被确诊高血压是在2018年。那天她去医院看头晕,血压计上的数字跳成160\/100hg,医生当场就开了药:\"你这得终身服药,不能停。\"

\"我邻居老王吃降压药,吃成了肾衰竭。\"李阿姨拿着处方单,手都在抖。她回家把药往抽屉里一塞,偷偷改成喝芹菜汁,结果三个月后晕在菜市场——血压飙到180\/110hg,被救护车拉到医院。

这次接待她的是新来的林医生,三十多岁,说话慢条斯理:\"阿姨,您先别急着怕药。我看看您的舌苔——舌体胖,边有齿痕,这是中医说的'脾虚湿盛'。您是不是总觉得累,大便还不成形?\"

李阿姨眼睛一亮:\"对对对!你怎么知道?\"

\"您这高血压,不全是血管老了,跟您爱吃腌菜、爱生气、不爱动脱不了干系。\"林医生翻着她的体检报告,\"您看,血脂稍微高一点,但心脏、肾脏都没损伤,这叫'可逆期高血压'。就像水管子刚有点水垢,冲干净还能用,没必要马上换管子。\"

这话李阿姨听着新鲜。她退休前是会计,一辈子认死理:\"医生,你别蒙我。老舍跟我跳广场舞,她也高血压,她说这病就是个坑,进去就出不来。\"

第二章老舍的\"偏方\":道家养生里的降压智慧

老舍比李阿姨大5岁,高血压病史10年,却把血压控得稳稳的。她听李阿姨诉完苦,拉着她往公园深处走:\"跟我练三天八段锦,保准你头不晕。\"

清晨的公园里,十几个老人跟着音乐抬手、弯腰。老舍教李阿姨做\"双手托天理三焦\":\"你看,这动作像不像举着云彩?道家说'三焦通,百脉顺',你每天气鼓鼓的,三焦堵了,血压能不高?\"

李阿姨学得别扭,胳膊酸得抬不起来:\"这玩意儿能比药管用?\"

\"你试试就知道。\"老舍给她递过一小袋杏仁,\"林医生不是让你少吃盐吗?把你兜里的腌黄瓜换成这个。《黄帝内经》说'五果为助',杏仁能'降气',跟你这火爆脾气正配。\"

李阿姨半信半疑。她这辈子爱吃咸菜,顿顿离不开,儿子买的进口零食她瞧不上。但那天下午,她试着用杏仁当茶点,居然没像往常那样心慌——以前吃两块蛋糕,血压能窜到150。

晚上跟林医生视频,她把这事一说,医生乐了:\"阿姨,您这是歪打正着。中医说'咸伤肾',肾主水,水液代谢乱了,血压就像涨水的河。杏仁味甘温,能帮脾运化水湿,跟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是一个道理。\"

第三章林医生的\"三板斧\":从\"对抗\"到\"顺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