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 > 第163章 收网

第163章 收网(1/2)

目录

北疆总督府的密室内,炭火烧得正旺,却驱不散蓝玉眉宇间的寒意。他面前摊开着三份刚通过加密电报接收的名单:晋王朱棡供出的朝中同党、瓦剌俘虏交代的边境走私网络、以及格物院通过化学分析追踪到的瘟疫源头关联人员。

“还真是盘根错节,触目惊心。”蓝玉冷笑一声,指尖重重敲在名单上一个名字上——漕运总督杨嗣昌。“连槽粮这条国之命脉都敢碰,真是找死!”

“大将军,”徐尚庸站在一旁,手中拿着格物院最新的分析报告,“根据对缴获的晋王密信进行药水显影和笔迹力学分析,可以确定,杨嗣昌不仅参与破坏漕运,还曾利用职务之便,协助晋王将一批来自海外的违禁火器样本转运至大同。这是分析图谱和对应的信件副本。”

蓝玉接过那叠充满了复杂符号和图谱的纸张,虽然看不太懂,但他信任格物院的技术。“证据确凿就好办。太子殿下已下监国手谕,凡名单所涉人员,四品以上,即刻锁拿,由锦衣卫与东厂联合审讯;四品以下,可就地革职查办,遇抗命者,先斩后奏!”

他看向侍立一旁的年轻将领:“传令!按既定方案,同时收网!北疆境内,凡与名单有涉之商号、镖局、驿站,一律查封,资产充公!涉案人员,按律缉拿!”

“得令!”

接下来的三天,一场无声却迅猛的风暴以北疆为中心,向大明各地蔓延。金陵城内,多位昔日显赫的官员被从府邸中带走;运河沿线,数个盘踞多年的漕帮被连根拔起;边境口岸,多家与晋王、瓦剌往来密切的商号被贴上封条。

格物院研发的简易电报机在此次行动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信息的快速传递使得许多涉案人员尚未反应过来便被控制。同时,留声机记录下的部分口供,成为了难以辩驳的铁证,让一些企图狡辩的官员面如死灰,认罪伏法。

晋王苦心经营多年的势力网络,在技术与铁腕的结合下,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迅速消融。朝堂为之一清,太子朱雄英的监国权威,也借此机会得到了空前的巩固。

肃清内患的同时,对外扩张与巩固的步伐并未停歇。

蓝玉带着徐尚庸以及格物院的一支测绘小队,亲自巡视至嘉峪关外数百里的一处绿洲。这里水草相对丰美,是通往西方的重要节点,也是昔日汉唐丝绸之路的故道之一。

“就是这里了。”蓝玉站在一处高坡上,眺望着远方绵延的雪山和脚下这片辽阔的土地,“陛下与林院正早有规划,欲在此设立‘西域都护府’,作为经营西域、震慑漠西的前哨。此地东接河西,西控葱岭,北扼漠西,南抚羌戎,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徐尚庸一边听着蓝玉的讲解,一边指挥学员架设测量仪器,绘制更加精细的地形图。“大将军,格物院勘探队在此地周边发现了储量可观的露天煤矿和品质极佳的石灰岩,可用于建设都护府城垣,也能为未来可能设立的工坊提供燃料。”

“好!”蓝玉赞许地点头,“有了资源,这都护府才能立得住脚。老夫已上表太子殿下,奏请在此筑城,屯田驻军。首批迁入的,将是此次北疆之战中归附、且表现忠诚的部落牧民,以及部分内地无地流民。由他们在此垦殖、放牧,与驻军相辅相成。”

他看向徐尚庸,目光中带着考较:“小子,若让你来规划这都护府初期的民生与防务,当从何处着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