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铁骑出塞惊朔漠 科技锋芒初试刀(2/2)
一些习惯了直接喝河水、溪水的士兵对此颇有微词,私下抱怨“文人就是事多”。但抱怨归抱怨,在严格的军纪下,没人敢违反规定。
这天午后,先锋斥候小队的百户张勇带着两名手下,飞马驰回中军,脸上满是兴奋:“大将军!林大人!前方四十里发现一小片绿洲,有一处泉眼,水源充足!但……但绿洲附近好像有鞑子的小股人马活动,看旗号,像是他们的哨探!”
蓝玉精神一振,手中的枪杆握得更紧:“有多少人?装备如何?”
“约莫百十骑,都是轻甲,带着弓箭,没看见火器。”张勇回道。
蓝玉立刻看向身旁的几名将领:“北元哨探敢在此地停留,必是想抢占水源,断我军前路!哪位将军愿领兵前往,灭了这股鞑子,为大军夺取水源?”
“末将愿往!”“大将军,让末将去!”几名骑兵将领纷纷出列请战,眼中满是求战欲。
就在此时,林奇开口了:“大将军,可否让在下的人先试试?”
蓝玉一愣,随即皱眉:“林少保要亲自上阵?不可,你乃文官,身系军机,岂能轻易涉险?”
“非也,大将军误会了。”林奇笑着摇头,对身后的“技术支援队”招手,“李匠师,带你的人过来。”
一名矮壮的汉子立刻上前,他是工部火器局的匠师李铁,手里捧着一个木盒。李铁打开木盒,里面是十几个拳头大小的陶罐,陶罐外裹着麻布,顶部露出引线,罐身上还刻着纹路。
“大将军,此物名为‘霹雳火’,是工部新制的火器。”林奇拿起一个陶罐,解释道,“罐内装填了火药和铁蒺藜,引线点燃后,约三息便会爆炸。可由臂力强劲的士兵投掷,或用简易抛索发射,有效杀伤范围约三十步,尤其适合对付小股散兵或骑兵冲锋——爆炸时的巨响和铁蒺藜,既能伤人,还能惊乱马匹。”
蓝玉将信将疑地拿起一个“霹雳火”,入手沉甸甸的,他虽用过火铳、火炮,却从未见过这种“陶罐火器”。但想起前几日扎营的效果,他还是点了点头:“好,那就试试!张勇,你带五十名精锐步兵,跟随李匠师前往绿洲,听其指挥,务必夺取水源!”
“末将领命!”张勇接过令旗,与李铁一同点兵,带着五十名步兵和二十个“霹雳火”,趁夜色向绿洲摸去。
深夜,中军帐内,蓝玉和林奇正对着地图推演后续路线,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沉闷的爆炸声,紧接着是隐约的人喊马嘶,声音很快便平息了。不到一个时辰,帐外传来脚步声,张勇带着一身血迹,兴冲冲地闯了进来:“报大将军!林大人!幸不辱命!鞑子百骑已被击溃,当场炸死、炸死二十余人,俘虏十余人,余者逃窜!我军仅三人受轻伤,已由医兵处理!那‘霹雳火’真好用!点燃后扔过去,一声巨响,鞑子的马全惊了,人仰马翻,根本没法抵抗!”
蓝玉这才是真的惊讶了——百十名北元骑兵,若是常规作战,即便能胜,也得付出十余人的伤亡,如今竟只用轻伤三人的代价便击溃敌军,这“霹雳火”的威力远超他的预料。他看向林奇,目光中的轻视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几分郑重与探究:“林少保,你这些‘奇技淫巧’,还真有点意思。”
林奇微微一笑,语气谦逊:“大将军谬赞,不过是些雕虫小技,能为大军略尽绵力,便已足够。”
次日清晨,大军顺利进驻绿洲,士兵们喝上了甘甜的泉水,疲惫一扫而空。经此一事,军中上下对林奇和他带来的“新章法”“新火器”,彻底收起了轻视之心,开始真正重视起来。
漠北的风沙依旧凛冽,但科技的锋芒,已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展露,为大明的北伐之路,点亮了第一道曙光。
(第101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