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2)
第126章闲暇
马和羡慕地望着何秋,封侯是多少人的梦想,何秋因献良种之功便得以实现,不知是否世袭。
朱棣显得十分欣喜:“先生封侯,真是大喜事。”
何秋摆摆手:“还没定数,如今只是陛下口谕。若是昨日我还有七八分把握,今日之后却难说了。”
何秋神色感慨,今日一番直言得罪了大半朝臣,更重要的是触怒了朱元璋,不知皇帝作何想法。
“你呢,今日在太子那儿如何?”
“不过叙旧闲聊罢了。”
皇宫内,朱元璋沉着脸翻阅奏章,却无心细看。
他问身旁太监:“你觉得何秋今日所言,可有道理?是否属实?”
太监小心翼翼答道:“此人话语确有可取之处。据奴婢所知,朝中大臣家族确有不少横行乡里之事。”
“那你们往日为何不报?枉我这般信任你们,竟不如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忠心!”
“这……奴婢是怕陛下动怒,所谓天子一怒……”
朱元璋不愿多言,召来锦衣卫指挥使,命其彻查天下是否真如何秋所说存在诸多弊政,情况究竟多严重。
想起朝臣每日递来的歌功颂德奏章,朱元璋只觉厌烦。
……
“四个四!”
“我只剩两张牌了。”
“要不起。”
“对二。”
“赢了,哈哈哈。”
朱棣高兴地笑了起来,何秋却愣住了,自己怎么会输呢?
打牌居然还打不过朱棣这个新手?
何秋不服,拉着继续打,这次还加了一两银子一局的赌注,想给自己加点动力。
结果一通乱打下来,何秋输了二十多两,气得直嚷:“不打了不打了!”
“早睡身体好,我去睡了。”
看着何秋离开,朱棣和马和互相看了一眼,偷偷笑了。
“打牌也不难嘛。”朱棣得意地捋了捋胡子。
第二天早上,阳光暖暖地照了进来。
何秋起床,由侍女服侍穿好衣服,心里一边骂这封建社会的腐败,一边又享受着这份伺候。
今天又是精神满满的一天!
他溜达到厨房,昨晚熬了夜,早上想喝点清淡的,就煮了红豆薏米粥。
王府厨房材料很全,趁着煮粥的功夫,何秋又动手做了两个凉菜:拍黄瓜和小葱拌豆腐。
看着自己的作品,何秋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自己厨艺真不错。
朱棣在一旁静静看着,他就爱看何秋做饭。
别的厨子他看都不看,儒家说什么“君子远庖厨”,朱棣偏按字面理解——我就看,怎么了?
何况何秋手艺好,动作流畅得像表演,朱棣恨不得抱着碗蹲在厨房等吃。
其实北京王府的大厨手艺更好,只是他没比较过。
看着看着,朱棣的手就伸向了台上的拍黄瓜,光明正大地夹了几块塞进嘴里。
在外面他可不会这样,但在何秋面前,他不在乎形象。
何秋无奈,拍开他的手:“注意点形象!”
粥好了,开饭。
何秋慢悠悠地吃着,看朱棣呼噜呼噜吃得香,心里直嘀咕:
我是不是亏了?这朱棣整天抢饭吃,哪像英明神武的君王?史书是不是骗人的?
饭后,何秋悠闲地踱步至王府花园的凉亭,从随身物品栏中取出今日签到所得的《红楼梦》,惬意地翻看起来。这日子过得实在舒坦。
这本《红楼梦》签到来之不易。大明什么都好,就是文艺生活略显寡淡。诗词歌赋他不在行,时下流行的通俗小说也寥寥无几,正好抽到一本《红楼梦》,权当打发时间。
前世他不过草草扫过两集电视剧,对原着情节所知甚少,如今读来,倒觉处处新鲜。
“先生在此做甚?”朱棣的声音忽然响起。
这人走路悄无声息,不知何时已立在身侧。
“看闲书。”何秋懒懒应声。
“什么书能让先生如此入神?”
朱棣毫不客气地坐下,顺手将小风扇转向自己,又伸手讨要书本。
何秋无奈递过书册,端起冰镇酸梅汤啜饮两口。
“你整日都这般清闲?不用处理正事?”
朱棣随口答道:“藩王入京,若不在府中安分待着,怕是要遭言官弹劾。只要父皇与太子不传唤,我自然在屋里歇着。”
“你不也终日无所事事?”
“我在此能做什么?工坊又不在京城,香水香皂自有王妃在北京操持……不如我们改日去城外庄子烧烤?”
“烧烤是何物?”
“美味佳肴!”
朱棣顿时来了兴致。美食,他最爱美食了。
第127章太子朱标
兴致勃勃的朱棣当即敲定烧烤日期,择日不如撞日,就定在后天。
留出一日专为邀客之用。太子朱标是他长兄,设宴自然不能缺席。
宴席当日,朱棣早早带着何秋赶往城外皇庄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