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吴普同 > 第4章 第一份工资

第4章 第一份工资(2/2)

目录

餐费补贴:50.00

应发工资:920.00

扣除项:

养老保险:-73.60

医疗保险:-18.40

失业保险:-9.20

住房公积金:-73.60

实发金额:745.20

他的目光在“应发工资:920.00”和“实发金额:745.20”这两个数字上来回扫了几遍。920元。这就是他一个月劳动的价值。他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兴奋,一种经济独立的初步自豪感。这笔钱已经安静地躺在他的工资卡里,是他靠自己挣来的,不再是父母的血汗,也不再是学校的补助。

然而,这种兴奋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他看着那被扣除掉的一百多块钱,心里又泛起一丝无奈和心疼。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这些名词对他而言还显得有些遥远和抽象,但它们确确实实地从他本就不多的劳动所得里划走了一部分。最终能实实在在支配的,是七百四十五块二毛。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裤兜里那张硬质的工资卡,那里面有他的全部“财产”,却轻飘飘的没有一丝重量,远不如想象中攥着一沓钞票来得实在。

“小吴,看条子呢?多少啊?”旁边一个相熟的工友笑着凑过来问。

吴普同把纸条稍微侧了侧,含糊地应了一声:“没多少,就几百块。”他没有具体说数字,心里有种莫名的、不愿与人分享详细数额的情绪。

那工友也没多问,只是感慨道:“刚来都这样,扣完这险那金的,到手没几个子儿。慢慢熬吧,等年头长了,级数上去了,就能多点儿了。还是发现金实在,这卡上的数字,总觉得不是自己的钱。”

赵师傅也领了工资条回来,他随意地瞥了一眼,便将纸条揉成一团塞进了工具箱的角落,然后对吴普同说:“条子收好,有时候对账用得着。钱反正已经打卡里了,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知道了,赵师傅。”吴普同点点头,将手里的工资条仔细地抚平折好,放进了自己随身带着的那个小笔记本里夹好。他心里盘算着,家里上次通电话时说暂时不缺钱,让他自己留着用。卡里这笔钱,他打算好好规划一下。除了必要的生活开销,剩下的可以存起来一部分,还可以留出一小笔“活动经费”——比如下次和马雪艳见面时,可以请她吃顿好点的,或者给她买点什么。

晚上,他特意去厂外的公用电话亭给马雪艳打了个电话。电话接通,听到她那熟悉的声音,吴普同忍不住提高了声调:

“雪艳,工资条发下来了!”

“怎么样?实发多少?”马雪艳的声音也带着欣喜和期待。

“九百二,扣完各种,到手七百四十五。”吴普同如实汇报,语气里带着点小小的炫耀,也有一丝无奈。

“可以啊你!比我多几十块呢!”马雪艳笑道,“我们这边扣得也挺狠的。这钱打到卡里,要是不去取,都快没感觉了。”

“等我下次休息,要是你也方便,我去高阳找你,咱们……咱们去吃顿好的?”吴普同试探着问,心里有些期待。他感觉说这话时,比以往多了点底气,虽然那底气是卡里那几个看不见的数字给的。

“好啊!”马雪艳爽快地答应了,“我知道有家卖罩饼的,味道可好了,也不贵。正好你可以取点钱出来。”

挂了电话,吴普同心里美滋滋的。这第一份工资,虽然只是工资条上的一串数字和银行卡里看不见的余额,却仿佛给了他一点小小的底气,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尤其是能和马雪艳共同经营的那部分,生出了更多具体而微的憧憬。

日子依旧在重复。车间、食堂、宿舍。机器的轰鸣,粉尘的味道,三班倒的疲惫。但领到第一份工资条的经历,以及它所代表的、已经存入账户的那笔劳动所得,以及它所开启的那些关于未来、关于共同生活的微小可能,像是一束微弱却真切的光,照进了他略显单调的“牛马”生涯。他揣着那张记载着数字的轻飘飘的纸条,再次走向那座喧嚣的车间,继续他作为“工艺员吴普同”的、平凡而必须的一天,心里却似乎多了点什么不一样的东西——一种与这个现代社会更加紧密的、带着数字化印记的联系,以及一份由自己创造的、虽然微薄但确凿无疑的安身立命的资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