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凡人吴普同 > 第3章 中班的日夜

第3章 中班的日夜(2/2)

目录

巡检完毕,回到操作台附近,赵师傅将记录本递给吴普同:“前面的参数我都看过了,没问题。从六点开始,你来做记录,每两小时一次。我就在旁边看着,有拿不准的随时问我。”

“好。”吴普同接过记录本和笔,感觉责任重大。他对照着墙上的钟表,仔细核对着各个仪表的读数,然后工整地填写在记录本上。赵师傅抱着胳膊站在一旁,目光锐利地扫过车间,偶尔会指出吴普同某个记录不够规范的地方,比如单位忘记写了,或者数字写得不够清晰。

“记录是给下一班看的,也是出了问题追溯的依据,必须清楚、准确。”赵师傅强调。

中班的时间,在机器的轰鸣和不断的巡检、记录中缓慢流淌。晚上八点左右,是车间里相对“安静”的时刻,工人们轮流去吃饭休息。吴普同也抓紧时间去食堂吃了夜宵——通常是些馒头、咸菜和稀粥。吃饭的时候,他遇到了同样在上中班的张卫平,两人匆匆交流了几句,无非是“累不累”、“习惯没”之类的简单问候,然后又各自赶回车间。

深夜十点以后,疲惫感开始更猛烈地袭来。吴普同感到眼皮有些发沉,车间里单调重复的噪音此刻更像是一首催眠曲。他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跟着赵师傅进行又一轮巡检。赵师傅似乎看出了他的疲惫,递给他一支烟。

“我不抽烟,赵师傅。”吴普同摆摆手。

“提提神。”赵师傅自己点上,深深吸了一口,“夜班最难熬的就是后半夜,中班还好点。习惯了就好。”

吴普同学着赵师傅的样子,用冷水拍了拍额头,感觉清醒了些。他看到车间里其他工友,有的靠在墙边短暂闭目眼神,有的则依旧精神抖擞地操作着设备。这些常年与机器为伴的工人们,似乎已经将这种昼夜颠倒的节奏融入了自己的生物钟。

临近午夜十二点,交接班的准备工作开始了。吴普同将最后一轮参数认真记录好,并将本班发生的主要情况——如三号混合机电流已调整稳定、豆粕水分偏高已调整蒸汽量等,简要地写在交接班记录上。赵师傅检查了一遍,点了点头。

“嗯,差不多。等夜班的人来了,跟他们说清楚。”

十二点整,夜班的工人带着一身深夜的寒气走进车间。又是一番类似的交接流程。当吴普同和赵师傅走出车间大门时,午夜的凉风瞬间包裹了他,让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激灵。车间内外的温差和噪音水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耳边似乎还残留着轰鸣的余音,一种奇异的寂静感却已经降临。

回到宿舍楼,大多数窗户已经漆黑一片。白班的工友早已进入梦乡,夜班的正在岗位上奋战。楼道里静悄悄的,只有他自己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鼾声。他用脸盆接了凉水,简单地擦洗掉脸上、脖子上的汗水和粉尘。水很凉,刺激着皮肤,也让他最后的困意消散了不少。

躺在那张坚硬的板床上,四周是陌生的、深浅不一的呼吸声。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偶尔能看到远处市区模糊的灯光。这一刻,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毫无征兆地袭来。

他想起了大学宿舍。同样是八人间,但那里充满了年轻的热闹和活力。熄灯后的卧谈会,分享零食和心事的亲密,为考试一起挑灯夜战的拼搏,甚至偶尔的小摩擦……所有的一切,都带着青春特有的温度和色彩。而这里,宿舍更像是一个纯粹恢复体力的驿站,工友们来自天南海北,年龄阅历各异,除了工作,彼此之间似乎隔着一层无形的屏障。大家带着一天的疲惫回来,沉默地洗漱,然后倒头就睡,交流少得可怜。

身体的疲惫是实实在在的,但精神上的这种孤寂,在深夜里显得格外清晰。他翻了个身,床板发出吱呀的声响。明天,不,应该是今天,还是中班。他需要睡眠,需要为下一个八小时的战斗储备体力。

他闭上眼睛,试图将脑海中的杂念驱散。机器的轰鸣声仿佛还在耳蜗深处回响,与此刻宿舍的寂静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他的生活,一个刚刚告别象牙塔的年轻人的,真实而粗粝的“牛马”生活。他在疲惫与孤独中,缓缓沉入了睡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