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扫房子(2/2)
堂屋再次通风片刻,等大颗粒尘埃落定,他们才端着脸盆、拿着抹布走进去。虽然大灰尘没了,但空气中依然漂浮着细微的浮尘,落在鼻尖痒痒的。地上更是铺了厚厚一层灰黑色的“地毯”。
“先洒点水,压压灰。”李秀云指挥着。吴普同和小梅立刻用小瓢舀起盆里的凉水,均匀地洒在地上。水珠落下,迅速被干燥的尘土吸收,形成一个个深色的斑点,同时有效地压制了扬尘。
接下来,就是对付屋里所有能擦拭的表面:
1.**窗棂与玻璃:**这是重点。积满陈年污垢的木头窗棂和模糊不清的小块玻璃,需要用力擦拭。李秀云用湿抹布先粗擦一遍,洗掉浮灰,再用拧得半干的干净布仔细擦拭每一根木条、每一块玻璃的边边角角。吴普同和小梅负责擦自己能够到的下半部分。冰凉的井水冻得小手通红,但看着污垢被擦去,露出木头原本的暗红或深褐色,看着模糊的玻璃一点点变得透亮,能清晰地看到院里的景象,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2.**门板门框:**同样积满了手印、油渍和灰尘。尤其是门把手和经常开关的地方,污垢更厚。需要反复擦拭才能显出木头的本色。
3.**柜子桌椅:**家里唯一的“大件”——那个深红色的、油漆斑驳的木头躺柜(兼具储物和坐的功能),还有吃饭用的方桌、几条长凳,都被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擦拭了一遍。擦拭柜顶时,李秀云搬来凳子站上去,吴普同在了柜门上模糊不清的旧年画痕迹。
4.**炕沿与灶台:**土炕的炕沿是每天接触最多的地方,油光发亮,但也沾满了污渍。灶台更是油烟和灰尘的重灾区,砖缝里都是黑乎乎的油泥。李秀云用上了碱面(小苏打)水,用力刷洗,才勉强恢复些本色。
5.**坛坛罐罐:**墙角腌咸菜的坛子、装粮食的瓦罐、水缸的外壁,也都不能放过。擦去浮尘,露出陶土或粗瓷的质感。
擦拭的过程,如同一次对家的深度抚摸。那些平时被忽略的角落、积满污垢的细节,在抹布下逐渐清晰。吴普同在擦拭自己小屋的炕沿时,无意中摸到一道浅浅的刻痕,那是他某次发脾气用小刀划的,此刻在洁净的木头上显得格外刺眼,让他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擦拭的过程,也像在梳理一年的记忆,拂去表面的尘埃,一些被遗忘的痕迹便显露出来。
**洒扫庭院:门庭焕然**
屋里清扫擦拭完毕,战场转移到了**院子**。
“屋里扫干净了,院子也得利索!不然财神爷来了都嫌脏,不肯进门!”李秀云一边说,一边拿起平时扫地用的短柄竹扫帚。
院子是夯实的泥土地面,经过一年的踩踏和风吹雨淋,凹凸不平,积满了落叶、枯草、鸡鸭粪便、柴火碎屑和各种垃圾。吴建军拿起大竹扫帚(比屋里的长柄扫帚短些,但扫头更宽大),从院门口开始,由外向内,用力地挥扫起来。
“唰——唰——唰——”
竹枝刮过地面的声音响亮而富有节奏。枯叶、草屑、尘土被扫帚聚拢,形成一条条移动的“垃圾龙”。吴普同和小梅也拿着小扫帚,跟在父亲后面,帮忙把扫成堆的垃圾撮进簸箕里,再倒进院角的粪堆(农家肥原料)。
扫完一遍,露出原本的泥土地面,但依然显得灰扑扑、干巴巴的。这时,李秀云端来一大盆清水,均匀地洒在扫过的地面上。
“噗噗噗……”
水珠迅速渗入干燥的泥土,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清新、湿润的泥土气息。洒过水的院子,顿时显得整洁、清爽了许多,连阳光似乎都更明亮地照了进来。鸡鸭被暂时关进了角落的笼子,免得它们又出来捣乱。
**窗明几净:糊新纸,迎新年**
当屋里屋外都清扫擦拭完毕,垃圾清运出去,洒过水的院子在阳光下闪着微光时,时间已近晌午。一家人虽然个个灰头土脸,腰酸背痛,但看着焕然一新的家,疲惫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最后一道工序,也是赋予新年气象的点睛之笔——**糊新窗纸**!
李秀云把熬好的、还带着温热的浆糊桶搬进堂屋。新买的毛头纸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吴建军负责刷浆糊。他拿起一把宽宽的毛刷(或直接用一小块绑在木棍上的破布),蘸上粘稠的浆糊,均匀地涂抹在擦得干干净净的木头窗棂上。动作要快,浆糊干了就粘不牢了。
李秀云和吴普同、小梅则负责贴纸。拿起一张裁剪合适的新毛头纸,对准刷好浆糊的窗格,小心翼翼地覆盖上去。李秀云经验老道,动作又快又稳,纸张服服帖帖,平平整整。吴普同和小梅则有些手忙脚乱,不是纸贴歪了起了皱,就是手上沾满了浆糊,引得李秀云又好气又好笑。
“慢点,对准了!用手掌从中间往两边轻轻抹平!对,就这样!”李秀云一边示范一边指导。
在母亲的指导下,吴普同终于成功地糊好了一扇窗的下半部分。看着崭新的、洁白挺括的毛头纸严严实实地覆盖在窗棂上,遮住了外面世界的杂乱,只透进柔和均匀的光线,一种莫名的成就感涌上心头。小梅也在旁边笨拙地帮忙按平纸张。
一扇扇窗户被糊上了新纸。堂屋的、东屋的、西屋的……灰暗破旧的屋子,因为这一片片崭新洁白的窗纸,瞬间变得明亮、整洁、焕然一新!阳光透过新糊的白纸照进来,不再是刺眼的光柱,而是均匀、柔和、充满了希望的光晕,照亮了刚刚清扫干净的每一个角落,也照亮了家人脸上的笑容。
糊好最后一扇窗,李秀云退后几步,满意地打量着。雪白的窗纸,映衬着擦拭一新的门窗、柜子,虽然家具依旧简陋,但整个家都透着一股**窗明几净**的清朗之气,弥漫着淡淡的浆糊和新鲜纸张的气息。这气息,就是扫房子后最直接的、最令人心安的“新”的味道。
“总算拾掇利索了!”李秀云长长舒了一口气,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慰和轻松。
吴建军也点点头,看着亮堂起来的屋子,感觉连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吴普同和小梅则兴奋地在各个屋子跑来跑去,比较着哪间屋子最亮堂,哪扇窗户糊得最平整。他们的小手虽然冻得通红,沾满了灰尘和浆糊,但心里却充满了参与“新年工程”的自豪感。
李秀云走到院子里,看着同样洒扫过、显得规整清爽的院子,再看看糊着崭新白纸、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窗户,一种仪式完成的庄重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油然而生。扫去了陈垢,迎来了洁净,如同拂去了旧岁的尘埃,为崭新的年景铺就了干净的底色。
“来,都洗洗手脸,歇会儿!”李秀云招呼着。她端来一盆兑好的温水,一家人围在盆边,仔细清洗着脸上的灰尘和手上的污垢。冰凉的水刺激着皮肤,洗去疲惫,带来清爽。洗净的脸庞虽然带着劳作后的红晕,但眼神都格外明亮。
扫房子的硝烟散尽,留下的是一个脱胎换骨般洁净的家。空气里还残留着淡淡的尘土味、浆糊味和新纸的清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只属于“扫房日”的、预示着除旧布新的气息。吴普同坐在门槛上,看着夕阳的余晖透过崭新的白窗纸,在干净的地面上投下温暖柔和的光斑。他知道,家已经准备好,以最虔诚、最洁净的姿态,等待那个最重要的日子——除夕的到来。年的脚步,踏着这扫净的庭院,穿过这糊新的窗纸,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