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387章 风不回头,是因为路已经长进了土里

第387章 风不回头,是因为路已经长进了土里(1/2)

目录

铜铃的余响还在檐角震颤时,沈琅案头的烛火突然被穿堂风撩得一跳。

协理。值夜的小吏掀帘进来,袖中露出半卷染着松烟墨的纸笺,北境飞骑传信,说是戍边营里新起了首俚曲。

沈琅放下茶盏,指节在案上轻叩两下。

小吏会意,将纸笺展开——马蹄踩不碎鼓皮,风吹哨魂穿营西,墨迹未干,还带着边塞的沙粒。

她指尖拂过二字,想起三年前苏锦黎在破庙教她摩音时说的话:最硬的骨头,是连自己都不知道在硬。

查清楚了?她抬眼。

是戍卒用箭矢刮盾牌奏的调。小吏压低声音,底下人说像...像当年救苦调的变奏。

沈琅忽然笑了。

她推开窗,夜露沾湿了鬓角,远处更夫的梆子声里,似乎真有隐约的鼓点浮出来。去挑十二个最会编密语的学生。她转身取过案头的竹板,让他们扮成盐商,明早北上。

教那些兵卒——竹板在掌心拍出三长一短的节奏,把战鼓的点,编进家书里。

小吏愣了:可兵部...?

兵部要的是文书上的。沈琅将竹板塞进他手里,百姓要的是能说出口的。

与此同时,朱雀街的《民声志》报馆里,崔明瑜正把最后一叠算筹码进木匣。

主编!学徒小桃撞开木门,发辫上的红绳都散了,礼部的人说要重启乐籍审查,要把咱们归到教化司管!

崔明瑜的钢笔尖在税赋调整那一栏顿住。

她望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剪报——十年前的《佃农租契黑幕》,五年前的《河工粮饷亏空》,上个月的《寒士科举盘缠案》——每篇旁边都用朱笔标着对应的政策改动。

去把共议会的账本搬来。她解下围裙,把十年来每期文章引发的调整项,按税赋、水利、狱讼分三类,算总数。

小桃瞪圆眼睛:您...您不找礼部理论?

理论要拳头,可咱们的拳头是这些数字。崔明瑜摸出火折子,把旧章程烧了,新做个《民间言论承重测算表》。她盯着跳动的火苗,要让他们知道,压《民声志》不是压一张纸,是压一百三十七件实事。

三日后,礼部侍郎站在京城报栏前,盯着那幅长达三丈的挂轴。税赋调整四十六件,水利修浚二十八件,狱讼平反六十三件...他喉结动了动,身后突然传来御史的咳嗽:大人说要,可这表上的,分明是百姓教朝廷。

赵砚舟被召入内阁那日,檐下的雪正落得紧。

首辅把茶盏重重一放:赵侍读好手段,让百姓连圣旨都敢质疑!

赵砚舟垂着的手指在袖中蜷起。

他想起昨日在书肆,看见两个挑担的汉子蹲在《乡议策论集》前争论;想起上个月在国子监,学生们交的策论里,满是某乡因渠水争执,百姓旬会三日解了的案例。

大人教训的是。他躬身,臣近日整理典籍,倒发现些前朝旧事。

第二日,《历代帝王悔诏录》被呈进内阁。

抄本里,汉灵帝因禁党锢致黄巾起,唐德宗因抑进言遭泾原叛,明世宗因封言路引海瑞骂——按时间顺序排得整整齐齐,连批注都无一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