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238章 火盆里烧的不是纸,是命根子

第238章 火盆里烧的不是纸,是命根子(1/2)

目录

火盆里的灰烬早已冷透,可那九响钟声仿佛还在耳畔回荡。

三日后,京城南巷一家不起眼的茶肆里,油灯昏黄,水汽氤氲。

几个粗布短打的仆役围坐一桌,低声传阅一册无名手抄本。

封皮泛黄,内页字迹工整,却字字如刀——

“安国公府秘闻:今有七王妃苏氏,实非苏姓血脉。其生母为婢女秦婉娘,怀胎七月遭毒杀,所产真婴流落民间。现居高位者,乃调包之女,冒嫡二十年……”

旁边还附着一张拓片,正是那只银药匙的残影,半截“苏”字清晰可见。

另有一幅草图,勾勒出当年产房布局,连床榻方位、药炉位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啧,你说这事儿是真的?”一人压低声音,“我听说,七王妃前几日亲自去了慈恩庵,跪了一夜。”

“能假得了?连药匙都有图!你看这‘苏’字,明显是后刻上去的。”另一人冷笑,“主子们玩权术,咱们看不懂,可这等欺宗灭祖的大事,迟早要翻出来。”

角落里,柳莺攥紧了手中的粗陶碗,指节发白。

她原本只是来送洗好的衣裳,顺道讨杯热水暖身。

可当听到“秦婉娘因偷药畏罪自缢”时,心头猛地一刺,像是有人拿钝刀在她心口剜。

“我娘从没碰过毒药!”她突然站起,声音尖利,“她是被人栽赃的!你们懂什么!”

满座皆静。

片刻后,一个满脸横肉的泼皮嗤笑出声:“哟,哪来的贱婢在这嚎丧?你娘死了二十年,轮得到你说话?”

“就是,说不定你娘就是偷药的那个,死了活该!”

“别是这丫头也想攀高枝吧?听说七王妃现在最恨这些旧人提往事……”

哄笑声中,柳莺眼前发黑。她猛地抓起桌上粗碗,狠狠摔在地上。

“哐啷”一声,碎片四溅。

“我娘是被活埋的!她肚子里还有孩子!”她瞪着眼,泪水滚落,“你们说她是奴才,可她也是人!谁给主子们杀人灭口的胆子!”

没人回应。只有店外寒风灌入,吹得油灯火苗乱颤。

她转身冲进雨夜,身后传来讥讽:“疯婆子,快滚回浣衣局刷尿桶去!”

与此同时,京兆尹衙门内,李崇义正俯身查看一块残破木版。

这是他在城南破庙中查获的印刷窝点所起获的刻板之一,字体古怪,笔画僵硬,用的是前朝废弃的字模。

“查过了,这种字模早在先帝年间就已停用,如今只有几家老书坊私藏。”一名差役禀报,“但此册排版极新,墨迹未干,应是近日所印。”

李崇义摩挲着木版边缘,忽然注意到一处细节——角落里有个微小的错字,“命”字少了一撇,像是仓促拼版时误植。

他心中一动,立刻命人取来查获的半块冷饼。

面皮粗糙,馅料发苦。

他掰开一看,果然是苦杏仁粉,混着山药泥与蜂蜜,捏成小小一团。

这是秦婉娘当年常吃的安胎食。

她曾对老尼说过:“孩子爱这个味儿,吃了不闹。”

李崇义指尖微颤。

这不是单纯的诽谤。

这不是冲着苏锦黎名声来的。

这是有人故意将真相撕开一条口子,再往里撒盐——让那些沉默多年的奴婢听见母亲的名字,让那些被踩进泥里的下人想起自己也曾有过亲人。

他们在点燃一把火,一把从底层烧向高门的火。

而苏锦黎那边,却迟迟没有动静。

既未下令查封小册,也未公开辩驳身份,反倒传出消息:七王府将重修“忠仆碑”,凡能提供安国公府旧案线索者,不论出身,皆可领赏,且保其人身安全。

消息一出,暗流涌动。

第三日深夜,王府侧门轻响两下。

赵九龄亲自守在门后,拉开一道缝。

门外站着个瘦弱女子,浑身湿透,怀里紧紧抱着个褪色荷包。

是柳莺。

她牙齿打着颤,声音却倔强:“我……我想见王妃。我有东西要交给她。”

赵九龄盯着她看了片刻,点头让她进来。

偏厅烛光摇曳,苏锦黎坐在案后,未施脂粉,眉眼沉静。

柳莺跪在地上,双手捧上荷包:“这是我娘临死前缝进衣领里的……她说,若有人问起药匙,就把这个交给‘穿靛蓝裙的小小姐’。”

苏锦黎接过荷包,指尖触到布面瞬间,心头莫名一震。

靛蓝绸布,针脚细密,边角处有一道旧补丁——和她在慈恩庵烧掉的那一块,几乎一模一样。

她缓缓打开。

里面只有一物:半枚银扣,色泽黯淡,边缘已被磨得光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