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庶女攻略:病弱皇子的千层套路 > 第113章 十三响后,没人回头

第113章 十三响后,没人回头(1/2)

目录

十三响钟声落下第三日,京兆府尹亲自带人封了钟楼。

青砖高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差役一寸寸搜查梁柱榫卯,拆开铜钟底座,翻检机括齿轮。

工部老匠蹲在钟架下听了整夜,用耳贴铜,手持节拍尺反复测算振频,最终摇头而出:结构无异,发条正常,连最细微的锈蚀都记录在案——这钟,不该响。

可它偏偏响了两次,不多不少,十三声。

百姓开始传言,说那是冤魂叩门,是先帝未瞑之目在敲打皇城暮色。

茶肆酒坊间流传起一首新谣:“子时不起灯,钟响十三声。谁家玉阶下,埋着旧姓名。”有人听得脊背生寒,也有人默默记下了每一句。

唯有钦天监漏刻博士程砚秋,在众臣复核钟楼机关时,从袖中取出一本薄册,封面墨字端正——《时辰偏差录》。

她将册子呈至御前特使案前,声音低却清晰:“过去九十日,每日子时初刻,钟摆震动皆慢半息。三月累积,恰为一响之差。”

满堂寂静。有人嗤笑:“区区零点偏移,也能致钟自鸣?荒唐。”

程砚秋不争辩,只缓缓展开一张图纸,指尖点向钟舌内侧一处微不可察的凹槽:“此处有极细银丝残留,直径不足发丝三分之一,材质含汞与星铁,遇特定星位共振即断,释放蓄力簧片——此乃‘引天术’,钦天监秘传禁法,非监正不得习。”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而上一任监正,陆明渊,三个月前辞官归隐,至今未见踪迹。”

空气骤然凝滞。

萧澈坐在偏殿帘后,并未现身朝会,只遣裴照接令。

一个时辰后,禁军右骁卫副统领率轻骑出城,直扑西山脚下一间孤宅。

那是一处废弃书院改作的居所,外墙斑驳,院中枯梅横斜。

门虚掩着,屋内无人,唯书房亮着一盏孤灯。

墙上悬一幅星图,以朱砂标出今夜天象:“荧惑守心”。

桌上茶杯尚温,墨砚半干,宣纸平铺,仅书二字——

该你了。

裴照站在原地良久,手指抚过纸面,确认笔迹未干,说明人刚走不久。

他迅速翻查书架暗格、床下夹层,无所获。

正欲退出,眼角余光忽瞥见星图边缘一行小字,几乎与背景融为一体的蝇头楷:

“紫宸启道,不在诏书,在钟鸣之后;不在明诏,在暗契之中。”

他立即将消息传回王府。

当夜,苏锦黎召谢云归与崔明远密议于记忆塔地下密室。

烛火摇曳中,她将程砚秋递来的《时辰偏差录》推至中央,又把星图拓本铺展于案。

“这不是机械故障,也不是鬼神作祟。”她声音冷静,“是有人用时间和星辰做刀,一刀一刀,切开了权力的表皮,让我们看见

谢云归摩挲着铜钥,若有所思:“陆明渊若真通‘引天术’,为何不直接揭露真相?偏要用钟声示警?”

“因为他不能露面。”苏锦黎答,“一旦现身,就成了政争棋子。可若彻底沉默,真相便永沉地底。所以他选了一种只有我们能懂的方式——用钟声,唤醒被遗忘的秩序。”

崔明远皱眉:“可钟响十三次,究竟意味着什么?”

程砚秋不知何时已立于门外,听见问话,轻声道:“从前钦天监有个传说:帝王失德,天怒难言,则借钟代语。十二响为诫,十三响……为诛。”

室内一时无声。

良久,萧澈终于开口,嗓音低哑却坚定:“那就顺着这声‘诛’走下去。”

他起身,摊开京城水系舆图,指尖划过几条隐蔽支流:“工部可在东三巷设闸?引城河水倒灌残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