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丝路觉醒(1/2)
张浩在沙漠中与蝗魔族的激战,通过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开来。
龙佑App上的直播画面让无数人见证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太震撼了!应龙真的存在!\"
\"他在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这就是我们华夏的守护神!\"
网络上的评论如潮水般涌现,每一条都充满了敬佩和感动。
更重要的是,整个河西走廊沿线的民众都被深深触动了。
在嘉峪关,当地的文物保护志愿者们自发聚集在关城下。
\"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守护了千年,现在轮到我们了!\"一位老者激动地说道。
\"应龙在为我们战斗,我们也要尽自己的力量!\"
很快,数百名志愿者组织起来,开始清理蝗魔留下的破坏痕迹。
在武威,雷台汉墓的管理员们连夜赶到现场。
\"马踏飞燕是我们的骄傲,绝不能让它受到任何损害!\"馆长坚定地说道。
他们在文物周围布置了防护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在张掖,丹霞地貌景区的工作人员们也行动起来。
\"这些彩色山峦是大自然的杰作,我们要保护好它们!\"
他们在各个观景点设置了监控设备,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威胁。
在玉门关,考古队的专家们放弃了休息时间。
\"春风不度玉门关,但我们的心意一定要传达给应龙!\"队长感慨地说道。
他们连夜整理文物资料,希望能为张浩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
更令人感动的是,普通民众也纷纷行动起来。
在敦煌市区,一位卖烤羊肉串的大叔对顾客们说:
\"今天的羊肉串免费!为应龙加油!\"
\"他在保护我们的莫高窟,我们也要支持他!\"
在酒泉,一群中学生自发组织了\"丝路文化保护小队\"。
\"我们虽然年轻,但也要为家乡做贡献!\"队长自豪地说道。
他们走街串巷,向市民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在兰州,甘肃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加班加点。
\"马踏飞燕、驿使图、丝绸之路文物,每一件都是无价之宝!\"馆长激动地说道。
\"我们要把这些文化瑰宝保护得更好!\"
这种\"丝路精神\"的觉醒,让古老的商路重新焕发生机。
在河西走廊的各个城镇,人们都在谈论着同一个话题。
\"这就是我们祖先走过的路!\"
\"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都是从这里经过的!\"
\"现在轮到我们来守护它了!\"
更神奇的是,民众的精神支持通过龙佑App传达给了张浩。
正在前往嘉峪关路上的张浩,突然感受到一股暖流涌入心中。
\"这是...\"他惊讶地停下脚步。
\"张浩,你感受到了吗?\"林道长也察觉到了异常。
\"整个河西走廊的民众都在为你祈福!\"
萧教授激动地查看着龙佑App:\"看!祈福数量已经突破了一百万!\"
\"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张浩打开龙佑App,看到了无数条留言:
\"应龙加油!我们永远支持你!\"
\"保护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华夏文明万岁!\"
\"丝路精神永不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