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九州联渠(1/2)
华北平原上,第一条龙鳞渠的成功修复给了张浩巨大的启发。
\"龙鳞渠连九州,\"张浩反复琢磨着石板上的文字,\"如果真的存在一个覆盖九州的古代地下水网,那将是对抗旱魃的终极武器!\"
张浩立即通过龙佑App联系了全国各地的考古和水利专家。
\"各位专家,我需要你们帮助寻找古代龙鳞渠的遗迹,\"张浩在视频会议中说道,\"重点搜索汉代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带有龙形图案的地下渠道。\"
\"神龙大人,我们立即行动!\"专家们纷纷响应。
很快,全国各地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古迹搜寻行动。
山东省,考古队在一处汉代遗址附近发现了异常。
\"这里的地磁数据显示,地下有规则的石质结构,\"地质专家小刘分析道,\"很可能是古代建筑。\"
\"立即挖掘!\"考古队长下令。
几小时后,一条保存完好的龙鳞渠出现在众人面前。渠道中央的石板上,同样刻着盘旋的龙形图案。
\"找到了!\"考古队长激动地通过龙佑App向张浩汇报,\"山东发现龙鳞渠遗迹!\"
河南省,水利专家们在黄河故道附近也有了发现。
\"这里的地下水位异常,\"水文专家老陈说道,\"按理说这个位置不应该有这么丰富的地下水。\"
\"会不会是古代的水利设施?\"有人猜测。
经过探测,果然发现了一条巨大的地下石渠,规模比河北发现的那条还要大。
\"河南也发现了!\"消息传到张浩那里。
山西省、陕西省、江苏省......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传来。短短一天时间,九个省份都发现了龙鳞渠的遗迹。
\"太不可思议了,\"张浩震惊,\"古代真的建造了一个覆盖九州的地下水网!\"
\"神龙大人,\"韩世魁通过视频连线汇报,\"根据初步勘测,这些龙鳞渠在设计上高度统一,明显是一个整体工程。\"
\"而且,\"韩世魁继续说道,\"我们发现这些渠道之间存在连通的可能性。如果全部修复,将形成一个巨大的地下水循环系统。\"
\"那还等什么?\"张浩立即决定,\"我要亲自去修复这些龙鳞渠!\"
张浩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修复之旅。他运用\"水脉寻踪\"神通,精确定位每一条龙鳞渠的断点和淤塞位置。
第一站:山东龙鳞渠。
\"这条渠道的主体结构完好,\"张浩检查后说道,\"但有三处关键节点需要修复。\"
\"龙力重塑术!\"张浩运转神通,龙力如丝线般注入渠道的每一个细节。
\"咕噜咕噜——\"
清澈的泉水从修复好的渠道中涌出,当地的农民们激动地欢呼。
第二站:河南龙鳞渠。
\"这条渠道规模最大,但损坏也最严重,\"张浩分析道,\"需要重新构建螺旋导流系统。\"
张浩花费了更多的龙力,将这条巨大的龙鳞渠完全修复。当泉水重新流淌时,整个黄河故道地区的地下水位都开始上升。
第三站:山西龙鳞渠。
\"这里的地质条件特殊,\"张浩发现,\"龙鳞渠与天然溶洞相连,形成了更复杂的水循环系统。\"
经过精心修复,山西的龙鳞渠不仅恢复了功能,还激活了周边的天然水系。
就这样,张浩一天之内连续修复了三条龙鳞渠。但这只是开始。
第四站:陕西龙鳞渠。
\"这条渠道连接着秦岭的地下水脉,\"张浩惊喜地发现,\"一旦修复,将为关中平原提供充足的水源。\"
第五站:江苏龙鳞渠。
\"这里的渠道与长江水系相通,\"张浩分析,\"修复后可以调节长江流域的水量分配。\"
随着一条条龙鳞渠的修复,张浩开始感受到它们之间的神秘联系。
\"这些渠道不是独立的,\"张浩意识到,\"它们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
当第五条龙鳞渠修复完成时,奇迹发生了。
\"轰隆隆——\"
地下传来巨大的水流声,仿佛有一条地下河流在奔腾。
\"怎么回事?\"各地的专家们都感受到了异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