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星谕殿内,论道伊始(2/2)
“论道伊始,不妨便从你这‘混沌’说起。”星谪指向那星云棋盘,其上顿时浮现出混沌初开、清浊分化的模糊景象,“你言混沌包容万法,化生万物,亦可归墟终结。然,包容是否意味着同化?化生是否等同于创造?归墟又是否是纯粹的毁灭?其间界限何在?心念动时,是你在驾驭混沌,还是……混沌在影响你的心念?”
问题直指核心,涉及力量本质与心性关联。
林凡凝神静思片刻,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主执掌星空,推演命运,可知这周天星辰,其运行轨迹是早已注定,还是存在变数?神殿观测命运长河,是顺应其流,还是……试图引导其方向?”
他以问代答,同样将问题引向了对方大道的根本。
星谪那星辰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赏的光芒,并未因林凡的反问而不悦,反而饶有兴致地答道:“星辰轨迹,有其恒定之理,亦受外力扰动而生变。命运长河,大势或有定数,然细微之处,皆因众生抉择而波澜起伏。神殿观测,如同舟上观水,知其流向,明其险滩,偶以微力拨动涟漪,避免舟毁人亡之局,却从不妄图逆流而上,强行改变河道。此谓‘顺天应命,导引生机’。”
“顺天应命,导引生机……”林凡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有所明悟,“如此说来,殿主之道,在于‘知’与‘导’。”
“然也。”星谪点头,“那你之混沌呢?”
林凡看向棋盘上那不断演化的混沌景象,缓缓道:“混沌,非天,非命。它是一切之始,亦是一切之终。晚辈以为,混沌之道,在于‘容’与‘定’。”
“容,乃海纳百川,万法归源,并非同化,而是理解并接纳其存在之理。”
“化生,非凭空创造,而是引导混沌中本就蕴含的无穷可能性,使其显化为‘有’。”
“归墟,亦非毁灭,而是将已失去存在意义的‘有’,回归其本源之‘无’,完成一个轮回。”
“至于心念……”林凡语气坚定起来,“心为道主,念为法引。是晚辈以自身意志,定义混沌之形态,驾驭其力量,而非被其左右。混沌是器,而我,是执器之人。界限,便在于本心是否清明,道念是否坚定!”
他话音落下,周身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股“我道即天道”的磅礴意志,虽不如星谪浩瀚,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定义”与“主宰”意味,使得周围流转的星云都微微一滞。
星谪静静地看着他,星辰眼眸中光芒流转,仿佛在飞速推演着什么。半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好一个‘容’与‘定’,好一个‘执器之人’。”
“你的道心,比吾预想的更为坚定。看来,那烬灭的一缕魔火,非但未能伤你根本,反而助你淬炼了道念。”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有些缥缈:“然,器愈利,执器者之心便需愈坚。你所言‘定义’之权柄,已然触及规则层面。须知,定义他人,定义万物易;定义己身,明见本心难。当有一日,你需以这‘定义’之权,来抉择自身存在之意义时,又当如何?”
这个问题,更加深邃,直指未来可能面临的终极考验。
林凡闻言,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凝视着星云棋盘,仿佛在那变幻的云雾中,看到了无数种可能的未来,看到了自己在命运岔路口的身影。
星谕殿内,星空无声流转,唯有大道之音在两人心间回荡。这场关乎混沌本质与道途命运的论道,才刚刚开始。而林凡知道,星谪殿主接下来的话语,或许将为他揭开更多关于混沌、关于林氏、关于这宇宙终极奥秘的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