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每天1点修为,苟成道祖 > 第87章 躺平郡守的求生欲,饭局变成夸夸会

第87章 躺平郡守的求生欲,饭局变成夸夸会(1/2)

目录

送走王瑾和赵谦这两位“负荆请罪”的活宝,季言本以为这出莫名其妙的“郡守亲戚打卡”戏码就算告一段落了。他正准备关起门来继续研究他的《匿气诀》,争取在乡试前把存在感降到比地砖缝里的灰尘还低。

然而,他显然低估了郡守赵德昌赵大人的“诚意”和…求生欲。

就在王瑾二人离开后不到一个时辰,院门再次被敲响。这次来的不仅是掌柜,掌柜身后还跟着一位身着便服、但气度不凡的中年文士,以及几名捧着礼盒的仆从。

那文士见到季言,未语先笑,态度谦和得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拱手道:“可是安澜府季言季公子当面?在下郡守府主簿周闻,奉我家郡守大人之命,特来拜会。”

季言心里又是一咯噔。主簿都派来了?这规格是不是升得有点快?他连忙还礼:“周主簿大驾光临,学生惶恐。不知郡守大人有何吩咐?”

周主簿笑容可掬:“吩咐不敢当。实在是…唉,家门不幸,出了赵谦那等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材,昨日冲撞了季公子,我家大人得知后,深感不安,愧疚万分。本欲亲自前来赔罪,又恐太过唐突,反扰了季公子清静。故先遣那不成器的侄儿前来请罪,又特命在下备上薄礼,代为致意,万望季公子海涵。”

说着,他示意仆从将礼盒奉上,无非是一些笔墨纸砚、地方特产,不算特别贵重,但胜在精致得体。

季言一边客套推辞,一边内心疯狂吐槽:“好家伙!还带连续剧的?侄儿道歉完,主簿送礼?下一步是不是郡守本人要亲自登场了?这流程走得也太标准了吧!赵郡守您这危机公关意识可以啊!搁现代怎么也得是个舆情处理专家!”

“不过…这态度好得让人心慌啊。凌霜的威慑力就这么大?能让一郡之长如此放下身段?看来修真者在这个世界的特权比我想象的还要夸张…”

他嘴上说着“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郡守大人太过客气”,心里却警铃大作,愈发觉得这潭水有点深。

果然,周主簿送完礼,话锋一转,笑容更加亲切:“另外,我家大人深知季公子与诸位友人来郡城是为乡试,车马劳顿,想必辛苦。大人已在城中‘知味楼’备下薄宴,一则算是为昨日之事压惊致歉,二则也是预祝几位才子此次乡试高中,还望季公子务必赏光。”

“知味楼?”季言听到这名字,嘴角微不可察地抽搐了一下。好嘛,吃到自家产业头上来了!这感觉…有点微妙。他几乎能想象到石猛或者某个丐帮骨干看到郡守大人带着他们这一行人走进来时那目瞪口呆的表情。

内心戏瞬间上线:“啧,赵郡守还挺会挑地方!‘知味楼’现在是清河郡最火的馆子了吧?看来我们丐帮的餐饮连锁事业搞得不错嘛!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给我这个幕后大老板打个折…啊呸,想什么呢!重点是这饭局去不去?”

不去?拂了郡守面子,显得自己小家子气,说不定反而激化矛盾。

去?谁知道是不是鸿门宴?虽然看对方这态度,下毒的可能性不大,但官场上的弯弯绕绕,他实在不想过多沾染。

就在他犹豫之际,周主簿又补充道:“此次纯属私谊小聚,大人特意交代,绝不谈及公务,只是闲话家常,还请季公子与李公子、张公子、周小姐一同前往,务必赏光。”连凌霜的存在都特意点明要邀请,这意图再明显不过了。

季言看了一眼旁边的李修文和张文柏,两人也都有些紧张和不知所措。周知雅更是往他身后缩了缩。

罢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躲不掉,那就去会一会这位“躺平派”郡守,看看他到底卖的什么药。顺便…考察一下自家分店的运营情况?嗯,这个理由很不错!

季言脸上露出受宠若惊的笑容:“郡守大人如此盛情,学生等若再推辞,便是不识抬举了。恭敬不如从命,学生等稍后便至。”

送走周主簿,季言立刻把情况跟李修文三人说了。张文柏一听是去“知味楼”,眼睛顿时亮了:“知味楼?这不是吃到自家产业上了吗?啧啧,这郡守大人还真会挑地方!”

李修文则略显担忧:“言兄,这…郡守大人亲自设宴,怕是…”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季言摆摆手,“看这架势,对方是打定主意要‘化干戈为玉帛’了。我们小心应对便是,少说话,多吃饭。”

于是,傍晚时分,季言四人,加上如同隐形人般跟在身后的凌霜,准时出现在了“知味楼”最雅致的一个包厢外。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赵德昌赵郡守,一见到他们,尤其是目光扫过凌霜时,瞳孔微不可察地缩了一下,随即脸上堆满了热情洋溢、甚至带着几分…谄媚?的笑容,快步迎了上来。

“季公子!李公子!张公子!周小姐!还有这位…女侠!大驾光临,蓬荜生辉啊!”赵德昌拱手行礼,姿态放得极低,完全没有四品大员的架子。

季言一边还礼,一边快速打量着这位郡守。约莫五十岁年纪,面容和善,身材微胖,穿着一身料子极好但款式低调的常服,眼神精明却不逼人,整体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像是个养尊处优、与世无争的富家翁。

“学生等何德何能,敢劳郡守大人亲迎,实在折煞学生了。”季言把场面话说完。

“诶!季公子此言差矣!”赵德昌亲自引着他们入座,语气真诚得不得了,“昨日之事,是本官治家不严,让那不成器的侄儿冲撞了几位,本官心中实在愧疚难安!今日略备薄酒,一是赔罪,二是为几位才子接风洗尘,万万不要客气!”

一番谦让后,众人落座。赵德昌果然是场面上的人物,谈笑风生,妙语连珠,从郡城风物谈到南北美食,又从诗词歌赋扯到民间趣闻,知识面广博得令人咋舌,而且极其善于引导话题,绝不会让场面冷下来。

更让季言惊讶的是,这位郡守大人的记性不是一般的好。

他不仅能准确说出季言、李修文在府试、院试中的名次,甚至连张文柏吊车尾的成绩和周知雅年纪最小却中了秀才的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

“李公子院试案首,文章老夫拜读过,根基深厚,立意高远,未来不可限量啊!”

“季公子第四十二名,策论尤其精彩,那篇《论漕运》,切中时弊,颇有见地!”

“张公子亦是不凡,商贾世家,又能脚踏实地研究学问,实属难得!”

“周小姐更是巾帼不让须眉,如此年纪便有这般成就,周老先生教女有方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