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每天1点修为,苟成道祖 > 第72章 大佬一招回马枪,小小草民很慌很慌

第72章 大佬一招回马枪,小小草民很慌很慌(1/2)

目录

孙淼那顿突如其来的“家访式蹭饭”,像一场毫无预兆的心理素质测试,把季言和周家人折腾得够呛。送走这尊笑面佛,季言感觉自己脑细胞都快被榨干了,比连做十套五三还累。

“这叫什么事儿啊!”他瘫倒在院子里的竹椅上,望着已经开始冒星星的夜空,有气无力地吐槽,“钦差副使,四品京官,跑来我家蹭红烧肉和排骨汤?这说出去谁信啊?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还‘循着香味来的’?您这鼻子是装了雷达还是开了天眼?隔着三条街都能精准定位我家灶台?下次我娘炖肘子是不是得提前申请个防空警报?”

“最离谱的是聊家常就聊家常,夸家风就夸家风,最后那个‘继续保持’的眼神是几个意思?领导视察结束的标准结束语吗?我是不是还得回一句‘谢谢领导鼓励,我一定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他揉着吃得有点撑的肚子,感觉那碗美味的排骨汤此刻都变成了沉甸甸的压力。

“这绝对又是崔衍的套路!让副使来摸我的底,看我家是不是清白良民,看我是不是表里如一!幸好我季某人行的端坐得正,家风这块拿捏得死死的!”他后怕又庆幸地拍拍胸口,“要是让我爹知道我私下搞丐帮、训特工...怕是当场就得表演一个‘大义灭亲’给孙大人助助兴!”

“不过...看样子这关算是过了?家庭成分评定:优?人设稳定性:良+?”他摸着下巴分析,“看来这‘淳朴少年+技术宅+孝子贤兄’的皮肤还挺好用,得继续保持!”

虽然过程惊悚,但结果似乎不坏。季言稍微安心了一点,决定暂时把钦差的事情抛到脑后——反正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瞎琢磨纯属浪费脑细胞。

然而,他显然低估了崔衍崔大人的“敬业”程度和“折腾人”的多样性。

第二天一早,季言顶着【修为+1】带来的清新buff,正准备去水利工地进行日常搬砖...啊不,是日常技术指导,石猛又双叒叕一脸凝重地出现了。

“大哥...”石猛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麻木的无奈,“城南...又来新情况了。”

季言心里“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崔大人又回去搬砖了?”

“那倒没有...”石猛摇摇头,表情更加古怪,“是...来了个新的老先生。大概六十多岁,穿着半新不旧的长衫,像个落魄的老学究,说是游历到此,对咱们的‘鱼嘴’、‘飞沙堰’甚是好奇,想观摩学习...老赵看他谈吐不俗,不像坏人,就允了。结果这位老先生,也不动手,就搬个小马扎坐在工地旁边的高地上,一看就是一整天!还拿着纸笔写写画画,问的问题比上次那个‘老书生’还刁钻专业!”

季言:“......”

他沉默了三秒钟,然后缓缓抬头望天,深吸一口气,仿佛这样能吸走内心的崩溃。

“......崔!衍!!”内心再次发出无声的咆哮,“你还有完没完了?!啊?!昨天副使蹭饭,今天正使又换马甲杀回来,搞工地研学游了?!您老人家是属变色龙的吧?!一天换一个皮肤?体验生活上瘾是吧?”

“从搬砖工到研学老头!下次是不是要扮成送毒苹果的女巫或者卖火柴的小姑娘?!您这钦差当得也太百变了吧!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心脏受不了啊!”

他感觉自己快要被这位不按常理出牌的钦差大人玩坏了。这种敌暗我明,对方还疯狂换装秀的操作,简直让人防不胜防,心力交瘁。

“猛子,”季言有气无力地摆摆手,“告诉老赵,正常施工,正常回答。那位老先生想问什么,只要不涉及核心机密,知道的就说。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态度要恭敬,但不必特别对待。就当...就当是个特别有钻研精神的普通老头。”

“啊?哦...是,大哥。”石猛虽然不解,但还是领命而去。

季言看着石猛离开的背影,内心泪流满面:“不然还能咋办?难道冲过去戳穿他:‘呔!崔衍老儿,我认出你来了!还不快快现出原形!’——那是嫌自己死得不够快啊!”

“既然您老喜欢玩角色扮演,那我就...陪您演呗!看谁演得过谁!”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季言也开始了他的“表演”。

他依旧每天准时出现在工地,该指挥指挥,该画图画图,该跟老工匠讨论就讨论,完全无视了那个坐在不远处高地小马扎上、时不时投来审视目光的“研学老头”。

但他的一举一动,却又无形中更加“标准”和“专业”了几分。讲解原理时更加深入浅出,处理问题时更加果断高效,对待工匠时更加平和尊重...简直活脱脱一个“心系百姓、技术过硬、谦虚务实”的优秀青年工程师典范!

内心戏却丰富得能单独出个话本:

“看见没!崔大人!这个坡度设计是不是很精妙?既考虑了水流速度,又节省了材料!这都是智慧的结晶啊!”虽然也有差点算错的时候,但幸好及时改过来了!

“注意看!这位王师傅处理裂缝的手法,熟练!老道!这就是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各位工友辛苦了!注意防暑!绿豆汤管够!”

他感觉自己像个在领导隐形摄像头下努力表现的一线员工,浑身每个毛孔都在散发着“爱岗敬业”的光芒。

而那位“研学老头”,则始终保持着沉默的观察。偶尔会走过来,指着图纸某个细节,用苍老而平静的声音问一些极其专业的问题,比如:“小友,此处堰体迎水面为何要做成微弧而非直角?”

“若遇特大洪水,飞沙堰泄沙能力可达几何?是否会淤塞下游?”

每次季言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用最严谨又最易懂的方式解答,偶尔还会“灵光一闪”,提出一两个“自己思考后的小小改进设想”,完美契合一个“肯钻研、有想法”的年轻人设。

几次问答下来,季言甚至能隐约感觉到,那老头看似平静的眼神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赞赏?

“有戏!”季言内心窃喜,演得更加卖力了,“看来技术流人才到哪里都吃香!崔大人,感受到我的才华了吗?快给个优秀评分啊!”

就在季言逐渐适应了这种“被隐形大佬围观”的日常,甚至开始有点享受这种“炫技”快感时,新的“惊喜”又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