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殿下的怒火(2/2)
李峰的头垂得更低了。
“没有……魏公公说,林解元每日只与书卷为伴,心无旁骛。”
“好一个心无旁骛!”
赵承乾的怒火终于彻底爆发,他一脚踹翻了身旁的香炉,名贵的铜炉滚落在地,里面的香灰撒了一地。
“他这是在向父皇表忠心!”
“他用我东宫的血做投名状,转头就拜了新的码头!”
“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位大晋王朝的储君,又一次感受到了被背叛和被愚弄的滋味。
他看中的麒麟儿,他以为未来的肱股之臣,在他父皇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不,或许不是林昭不堪一击。
而是林昭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真正投靠他。
风陵渡的一切,或许都只是这位十二岁少年,借东宫这块踏板,演给父皇看的一出好戏!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藤蔓般疯狂滋生,瞬间缠绕了赵承乾的心。
他眼中的怒火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冰冷的寒意与审视。
东宫之内,气氛陡然变得微妙而危险。
……
静心斋。
庭院里的落叶,无人清扫,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林昭放下手中的《礼记注疏》,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
魏进忠正躬着身,为他更换烛台上的新烛。
动作很轻,很稳。
“听闻,东宫的李统领,这几日常来?”
魏进忠的手顿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他没有抬头,声音也同样平稳无波。
“李统领忠心耿耿,挂念林解元的安危。”
“只是陛下有旨,解元您需静心备考,实在不便会客。杂家也是奉命行事,拦了几次,倒是得罪了太子殿下的人。”
魏进忠的言语间满是无奈,仿佛只是一个奉命办差,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的奴婢。
林昭的鉴微之力,却清晰地捕捉到他话语背后那一丝若有若无的、刻意透露的意味。
以及,当他说到得罪了太子殿下的人时,那微微上扬的语调。
林昭心中了然。
皇帝的考验,从来不只是一场。
静心斋内的卷宗山是第一场,考的是他的能力。
而这静心斋外的风雨,便是第二场,考的是他的心性。
皇帝不仅要一把锋利的刀,更要一把纯粹的刀。
这把刀,不能与任何势力有牵连,尤其是太子。
皇帝将他从太子的车队里截胡,将他安置在这名为静心、实为囚笼的地方,再命魏进忠拦下所有访客。
这一系列操作,就是要亲手斩断他与东宫之间那根因风陵渡血案而结下的纽带。
更要借此,让太子对他产生怀疑、愤怒,乃至敌视。
如此一来,林昭便成了京城权力汪洋中的一座孤岛。
他无枝可依,唯一的依靠,便只有投下这道旨意的昭武皇帝。
他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只属于皇帝的孤臣。
“有劳公公了。”
他放下茶杯,语气里带着一丝属于少年人的失落与无奈。
“李统领于我有救命之恩,如今我身在宫中,不能亲自拜谢,反让他屡屡白跑,心中实为不安。”
“还请公公代为转圜一二,只说……一切但凭陛下做主,林昭不敢有半分怨言。”
魏进忠躬着的身子,在听到这句话时,出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停顿。
“解元仁厚,杂家……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