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三国:甄姬伴我统汉末 > 第133章

第133章(1/2)

目录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后重新审视。航海图与造船厂,显然指向海洋贸易。远洋贸易利润丰厚,更能连通四方。忆及后世见闻,十六世纪的荷兰号称海上马车夫,凭借两万余艘商船独占全球七成航运,积攒了惊人财富。

若以人力风帆便能如此,待蒸汽机问世...刘苍忽然想到此前获得的宝船图纸,与这造船厂正是相得益彰。只是眼下天下初定,需先休养生息,待民生稳固后再图远洋。

不过,不妨先领取奖励。尤其这造船厂,正好让工匠先行熟悉,为日后扩建奠定基础。堂堂大汉,岂会不及蕞尔小邦?

传黑冰台统领觐见。刘苍已有计较,目光落回案头堆积的奏章。

须臾,黑冰台统领肃然入内,单膝跪地:臣,参见殿下。

刘苍轻抚奏折道:将这些批阅好的折子传下去,命黑冰台即刻送往徐州、扬州、荆州三地,着令立即调拨粮草赈济青州。

其实青州灾情究竟如何,刘苍早已派黑冰台暗中查探。即便不借助外州之力,青州百姓节衣缩食也能勉强糊口。这般光景,较之往年已是天壤之别。

但刘苍始终惦记着黎民疾苦,总盼着百姓能过上衣食丰足的好日子。黑冰台领命后恭敬退下,转眼消失在殿外。

此时江东败报传来,孙权被生擒的消息引得三韩使节蠢蠢欲动。以王川郝为首的使团唯恐他国抢先觐见汉王,若让他国得了先机,后果不堪设想。殊不知刘苍早有吩咐:且晾着他们,待其焦躁不安时再开条件,反倒容易促成。

驿馆内,王川郝正与副使密议: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设法破局。

506.代价

王川郝连日冥思苦想,只求能再面见刘苍。使团入京时日已久,他实在等不起了。虽然马韩在三韩中实力最强,但以一敌二终究力有不逮。眼下当务之急是求得汉廷援手,否则即便获胜也是元气大伤。

这些日子他几乎散尽随身珍宝,四处打点疏通,却不知在刘苍眼中不过是跳梁小丑的把戏。

这日刘苍召来荀彧:时机已到,你去会会那个王川郝。现在提条件,想必他会认真考虑。

济州岛——这座后来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岛屿,此刻尚是蛮荒之地。但它地处要冲,东望日本海,西扼黄海,实乃天造地设的战略支点。刘苍目光如炬,早已看中这座荒岛的价值。虽然眼下人烟稀少,却正是打造海上要塞的绝佳所在。以此为跳板,将来大汉兵锋所指,可抵更遥远的疆域。

(值得注意的是,倭国也在其中。

我始终记得,倭国境内有一座储量惊人的银矿——石见银山,绝不可能轻易放手。

石见银山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银矿资源,堪称全球最大的银矿之一。

若能将其纳入大汉版图,必将带来难以估量的收益。如此重要的战略资源,刘苍自然势在必得。

至于三韩地区的特产,刘苍的印象中,高丽参算是较为出众的产物。再加上那里尚算平坦的平原地区,攻占下来也不算亏本买卖。

刘苍起身走向亚洲地图,胸有成竹地规划着:待大汉完成统一大业,再经过数年休养生息,待国力更加强盛时,便可启动开疆拓土的宏伟计划。

首个目标直指三韩地区,待完全掌控后,再以这里为跳板向四方扩展。

先彻底解决三韩和倭国,稳固局势后再图后续发展。

荀彧接到刘苍的指示后,立即召见了王川郝。

虽然未能面见刘苍令王川郝略感遗憾,但能见到荀彧也算差强人意。

他暗自下定决心,此次务必谈妥援助事宜,哪怕需要付出更大代价也在所不惜——只要能助**统一三韩,这些代价都值得承担。

会面伊始,王川郝当即提出异议:什么?你们要租借济州岛?

面对荀彧开出的援助条件,他的一反应就是断然拒绝。尽管他并不完全理解的具体含义。

济州岛作为三韩最大的岛屿,虽然目前荒无人烟,但东川王早已有意开发。毕竟三韩可耕地有限,而这座岛屿正适合拓展农耕。

事实上,济州岛对贵方而言不过是个荒芜之地,毫无实际价值。荀彧从容不迫地回应,若同意租借,大汉愿支付丰厚年租金。我们仅需这个荒岛作为渔业运输的中转站——大汉正准备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

面对王川郝的抗拒,荀彧显得气定神闲。事先的调查让他确信:东川王尚未真正开发济州岛,而当前战事吃紧的态势,更令他手握谈判优势。

那么,敢问究竟是何含义?王川郝追问道。

王川郝尚未完全理解的含义,却敏锐地察觉到这两个字对**而言暗藏危机。

荀彧轻抚长须笑道:所谓租借,就是这座岛屿仍归你们所有,只需暂时交予我们使用九十九年。作为回报,大汉将支付丰厚报酬,这笔交易对贵方百利而无一害。

507.开天辟地的条约

不过是个无人荒岛,每年还能坐收巨额租金,何乐而不为?荀彧的羽扇在案几上轻轻一点。当初听闻刘苍提出之策时,他便拍案叫绝。

王川郝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临行前东川王曾嘱咐:只要获得大汉援手,即便代价沉重也在所不惜——这关乎三韩统一的千秋大业。

下官...需要再斟酌几日。

荀彧从容颔首。他早从黑冰台密报中知晓,三韩战事已让东川王元气大伤。

驿馆内,随行使团纷纷在羊皮契约上按下指印。

不过是个大些的荒岛罢了。

能换得大汉铁骑相助,这买卖划算!

王川郝凝视着契约上济州岛三字,莫名心悸。汉人为何对这贫瘠岛屿如此执着?莫非真如传言所说要大兴渔盐之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