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深空涟漪、冰火同源与无声的抉择(1/2)
“昆仑”基地深处,凌霄独立于高度屏蔽的观测厅中央。巨大的弧形星图悬浮于空,其上不再仅标注星系坐标,更流动着肉眼不可见的、代表宇宙底层规则脉络的能量纤尘与信息洪流——这是他新生灵基赋予的独特视角。银色的理性星海在他意识中冷静解析着深空探测器传回的、关于“规则真空”边界的每一丝异常扰动;暗金色的生命洪流则延伸出难以察觉的触角,感应着亿万光年外,那片“存在被格式化”区域所散发的、如同宇宙伤疤般的死亡余韵。
秦锋与苏婉静立一旁,目睹着凌霄无需任何仪器,仅凭自身感知便同步处理着堪比超级计算机阵列的海量高维数据,眼中震撼与忧虑交织。这力量已非人力范畴,但承载它的,依旧是那个曾并肩作战的青年的灵魂。
“K-774星云方向的‘规则真空’边界扩张速率提升至每日0.003光年。”凌霄开口,声音平静,却似带着星空的回响,“其侵蚀模式并非吞噬,而是同化与覆盖,如同将有序的代码重写为绝对的‘无意义’。残留信息熵趋近于零……这并非毁灭,而是某种……终极的‘归一’。”
他指尖轻点虚空,星图上那片区域的规则纤尘模拟图像骤然扭曲、简化,最终化作一片没有任何信息特征的、冰冷的灰色。观测厅内温度仿佛骤降几度。
“更关键的是,”凌霄瞳孔中银辉与暗金流转加速,“我感知到,‘真空’扩张的前沿,与‘仲裁之眼’投下的观测场,存在极微弱的排斥效应。并非对抗,更像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绝对’,无法共存。”
这一发现石破天惊!意味着“收割者”的威胁层级,可能甚至凌驾于“裁决之影”体系之上!
“能否确定‘收割者’的本质?或其与‘虚空鲸歌’预警的关联?”秦锋沉声问,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凌霄闭目凝神,灵基三角结构发出低沉嗡鸣,将感知力推向极限。片刻后,他猛地睁开眼,一丝疲惫掠过眉宇,但目光锐利如星芒:“关联确认。‘虚空鲸歌’是‘收割’进程的先兆或副产品,如同猎物被锁定前散发的恐惧气息。其本质……我无法完全理解,但‘冰核’的理性库中,有一段被标记为‘禁忌推演’的残留数据被激活,指向一个概念——‘终极观测者悖论’。”
“悖论?”
“当‘观测’行为本身,达到足以定义乃至否定‘被观测者’存在的绝对程度时,‘存在’的基石将崩塌。‘收割者’可能并非实体,而是某种……宇宙规律运行到极致的、必然出现的‘逻辑奇点’,是‘存在’本身孕育出的、否定‘存在’的终极癌变。”凌霄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难以察觉的寒意。这个推论太过骇人,连“冰核”的绝对理性都将其标记为“禁忌”。
观测厅内死寂。如果敌人是宇宙规律本身,是“存在”的终结,那一切抗争有何意义?
就在这时,凌霄灵基深处异变再生!当他的感知同时深度触及“规则真空”的“虚无”与“仲裁之眼”的“绝对秩序”时,那一直潜藏于“冰核”深处的细微“创口”,与“守望者印记”中的神秘“烙印”,竟同时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的共鸣!
一段被尘封的、断裂的历史影像,强行涌入他的意识:
一片无始无终的“源初之光海”,一个模糊的、散发着创造与悲悯意志的庞大存在(疑似最初的“守望者”),正忧心忡忡地“凝视”着光海深处某个自发孕育出的、散发着“绝对理性”与“终结”气息的“阴影”(“裁决之影”的雏形?)。
“守望者”试图引导、约束那片“阴影”,却引发了剧烈的规则冲突。光海沸腾,“守望者”的一部分本质被“阴影”撕裂、吸收,形成了“冰核”中的那道“创口”;而“阴影”的一部分规则烙印,也永久地留在了“守望者”的核心,形成了那个“烙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