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星火纪元:苍穹誓约 > 第84章 余烬与微光

第84章 余烬与微光(1/2)

目录

月球基地“广寒宫”像一位刚从重创中苏醒的巨人,在废墟与忙碌中艰难地喘息。

胜利的标语还未来得及张贴,空气中弥漫的,更多是焊接的弧光、消毒水的气味,以及一种深植入骨的疲惫。

承影舰队用惨烈的牺牲换来了喘息之机,但每个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汹涌。

秦书墨独自走在修复中的中央通道,合金靴底敲击在临时铺设的格栅板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墙壁上裸露的线缆如同尚未愈合的神经,提醒着不久前的惊心动魄。周锐的背叛,像一颗投入静湖的毒石,不仅激起了涟漪,更深深污染了水源。

信任,成了此刻最奢侈的东西。

她步入指挥室,巨大的观察窗外,工程船如同萤火虫般在冰冷的虚空中穿梭,修补着月球防线破损的“铠甲”。

星图上,代表火星主力的猩红光点已从L2点消失,退缩至更遥远的火卫一阴影区,留下一片令人不安的、代表未知的沉默。

这沉默,比之前的炮火连天更让人心悸。

“指挥官,”通讯官的声音带着谨慎,“蓝星联合国理事会紧急线路,俄罗联邦伊万诺夫特使。”

秦书墨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秃鹫总是最先落在伤者的身旁。

她整理了一下表情,平静道:“接过来。”

伊万诺夫的全息影像出现,脸上是恰到好处的关切与严肃。“秦指挥官!请再次接受我最诚挚的祝贺!月球防线在您手中屹立不倒,这无疑是全人类的幸事!”

“胜利属于所有牺牲的将士,特使先生。”秦书墨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喜怒。

“正是为了不让牺牲白费,我们必须向前看。”

伊万诺夫身体微微前倾,营造出推心置腹的氛围,“火星虽退,狼子野心未泯。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分散的力量无法应对集中的威胁。我们认为,是时候将月球的防御与未来,置于一个更稳固、更代表‘集体意志’的框架内了。关于成立月球联合司令部与资源开发总署的提案,希望能尽快纳入议程。”

话语冠冕堂皇,核心却赤裸裸——要在月球这块蛋糕上,切下属于他们的一块,并觊觎着蛋糕背后。

秦书墨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感谢特使先生的建设性意见。我军当前首要任务是抢救伤员、修复创伤、稳定防线。高层会谈涉及重大战略调整,需要充分准备与共识。待我方完成初步评估整理出具体需求后,会通过正式外交渠道与各方磋商。”

伊万诺夫眼中精光一闪,笑容不变:“当然,恢复优先。我们期待与贵方携手,共筑未来。”

通讯切断。

指挥室重新陷入寂静,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

秦书墨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源自深处的疲惫。

与外部的政治周旋,有时比指挥一场战役更耗心神。

就在这时,她的个人终端发出了一声特定的、代表最高优先级的提示音。

是洛城之前发送的,关于“幽蓝”提供的新型反物质能源理论框架。

当时战事紧急,她只是粗略浏览,此刻静下心来仔细阅读附带的初步分析报告,她的呼吸不由得微微急促起来。

报告上那些艰深的物理模型她并非完全懂,但结论却让她心脏狂跳。

秦书墨几乎是屏住呼吸,再次浏览了一遍洛城传来的那份名为【基于时空稳态谐振的零点能\/反物质协同提取理论框架(曦光-初级)】的文件。

与洛城需要“幽蓝”辅助解读不同,当她的目光扫过那些由独特数学语言和能量拓扑模型构成的篇章时,一种源自血脉和“智慧与逻辑”模块深处的熟悉感与共鸣油然而生。

这不仅仅是技术文件,更像是唤醒了她一部分沉睡的本能记忆。

她能看到公式背后蕴含的哲学——不是征服,而是共鸣;不是榨取,而是引导。

这完美契合了她意识深处对曦光文明内核的模糊认知。

报告中描述的“感知并同步宇宙基础时空结构的微观涟漪(时空韵律)”以及“在谐振节点引导虚粒子对进行可控相变与能量释放”的核心原理,在她看来并非天方夜谭,而是一种……近乎“本能”的、更高级的能量运用方式。火星那种暴力抽取真空能量的技术,在她的感知里,显得如此粗糙、低效且充满破坏性。

这理论一旦实现,不仅是能源革命,更是将文明的生存方式导向一条与曦光理念契合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让她在沉重的战备压力下,看到了一丝属于“家园”方向的曙光。

她不再犹豫,立刻接通了直通地球最高科学院、绝密等级最高的量子加密频道。

陈岩院士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上,带着关切:“书墨?前线情况如何?”

“陈老,防线暂稳。现在有一项优先级最高的事务。”

秦书墨语气沉稳,但眼中闪烁着与以往不同的、一种混合了确信与迫切的光芒,“我传输一份理论框架给您,它涉及一种全新的基础能源获取方式。”

文件传输过去。陈老起初是习惯性的严肃审视,但几秒钟后,他的表情凝固了。

他猛地凑近屏幕,手指颤抖着在空中虚划,嘴唇无声地翕动,反复验证着那些颠覆他毕生所学认知的模型。

“这……这路径……完全绕开了量子场论的能量壁垒!这谐振捕捉模型……妙!太妙了!这根本不是我们现有科技树的延伸!它像是……来自另一个完全成熟的体系!”

他猛地抬头,震撼地看向秦书墨,眼神中充满了探究与难以置信,“书墨,这……这东西的来源……”

秦书墨迎着他的目光,没有直接回答来源,而是用一种带着奇异笃定的语气说道:“陈老,请暂时不要追问来源。您只需要知道,这条路径本身是正确的,它指向的是一个更和谐、更可持续的能量未来。我们现在面临的,是如何用我们现有的科学语言和理解方式,去解读、验证并实现它。”

“我明白了……”陈老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但声音依旧因激动而沙哑,“如果路径正确,那它就是希望!但实现难度……堪称登天!你看这里,对时空涟漪的探测精度,还有这个多维能量约束场的构建要求……我们现有的技术储备,几乎是从零开始!”

“正因为是从零开始,才需要您和整个华夏最顶尖的大脑。”

秦书墨接口道,她的思路清晰而迅速,“这不仅仅是能源问题,它可能牵引出材料学、场论物理、精密制造等一系列领域的突破。我建议,立刻成立最高保密等级的‘燧火’项目组,由您全权负责,整合所有必要资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