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游竞技 > 星火纪元:苍穹誓约 > 第30章 科技简报

第30章 科技简报(1/2)

目录

哈喽~各位读者朋友好,想来想去,码字码到现在后,我觉得有必要在第三十章做一章科普章节,来介绍一下本书的设定和世界观,方便大家阅读理解,如果觉得有必要的话,可以一起看看,如果觉得没有必要,还是单纯的想继续了解后续故事,请直接跳转至下一章,本章节对剧情没有任何影响哦!

好了,废话不多说,免得说我在水字数,接下来有请我们知性的秦书墨大小姐给大家来简单介绍一下!

鼓掌!呱唧呱唧!

秦书墨从复杂的战场数据流分析中抬起头,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冷静。她看了一眼爱吃瓜的黄噜噜真诚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对于她来说,梳理和讲解复杂系统是一种本能和乐趣。

“大家好,我是秦书墨,接下来,由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史。”秦书墨合上个人终端,调整了一下坐姿,语气平稳地开始了她的“科普课堂”。

“大约在10年前,也就是2050年,因人口众多,蓝星资源匮乏,同时随着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和太空航行成本大幅降低,人类进入了‘宇宙大航天时代”,穹顶生态技术得到关键性技术重大突破,从此,人类开启了火星移民计划。先期蓝星联合国政府,也就是蓝星联盟的前身,通过了火星移民草案,派往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前往火星开始环境改造计划,随着计划的进行,火星的生态也逐步变得适合人类生存,之后,联合国政府因华夏投出的反对票没有通过罪犯作为劳工派往火星进行建设工作的方案,但是多个国家因为资源匮乏以及极度需求,打着罪犯人性化管理的名号,并多次提案联合国政府,最后在一次全员方案投票中,华夏最后还是投下了弃权票,将众多罪犯派往了火星进行建设工作的方案通过了,这从而埋下了隐患。”

“随着火星殖民地经济、军事力量的壮大,以及资源分配、政治话语权等矛盾的激化,火星定居者中的独立思潮日益高涨。最终,在2130年,以‘诺维达家族’为首的势力经过火星独立战争并成功夺取火星的政权,其领袖阿布凯奇·诺维达在火星的新奥林匹亚城市,宣布成立火星独立联盟,脱离蓝星联合国政府(后改组为蓝星联盟)管辖。”

“这导致了持续近十五年的‘蓝火冲突’,最惨烈的事件就是之前‘新金陵事件’和‘赤霄舰队之殇’。直到六年前,也就是2145年,双方才在巨大的消耗下签署了暂时停火协议,但关系依旧高度紧张,处于冷战状态。我们所在的华夏人民共和国,是蓝星联盟中最强大的成员国之一,正是对抗火星独立联盟的主力。”

“但是因为火星上有大量的稀土资源以及反物质催化剂,也就是反氘和反氚,蓝星上有部分国家因为利益,暗中和火星勾结,正也是导致火星独立联盟可以在短短5年时间内,完成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而这时,秦书墨旁边,穿着一身素色长裙,双手托着下巴的苏风眠,眨着大眼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

“所以,我们和火星现在是…表面停战,但暗地里都在拼命发展军备,互相提防?”

“非常准确。”秦书墨赞许地看了她一眼,“这种竞争压力,直接催生了反物质能源的飞速发展,可控核聚变蓝星本来已经很成熟了,在这个时期,也更加进了一步。”

“什么是反物质能源?”苏风眠眨着大眼睛问道。

“反物质其实蓝星很早就在研究了,其最早的一个里程碑记录是2010年,蓝星的实验团队通过粒子加速器,首次成功地将反氢原子(一个反质子和一个正电子组成)捕获在磁瓶中,并保持了约0.17秒。但当时对于反物质的研究还处于基础物理学的研究范畴,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可控核聚变,在我们华夏,已经进行了长达100多秒的点火实验,当时预测,在未来的30-50年期间,可控核聚变可成为蓝星的主流能源方式,果不其然,在30年之后,可控核聚变迎来了重大技术突破,这种能量逐步运用于航天,工业,民用,以及军事。”秦书墨推了一下眼镜,拿起桌上的保温杯喝了一口,继续说道。

“在这之后,蓝星开始了反物质的研究工作,但是反物质的成本太高,虽然他的质能转换率100%,这是物理学上允许的最高效率的能量转换过程,但是研究难度之大,成本之高,是众多国家无法支持的科研研究,当时世界上所有的粒子加速器制造出的反物质总量,加起来还不足以点亮一个灯泡几秒钟,且成本高达万亿元每克。”

“可能大家对这个质能转换没有概念,我们举个例子,化学能(如汽油燃烧):质能转换效率约0.%,核裂变(如核电):质能转换效率约0.1%,核聚变(如太阳):质能转换效率约0.7%(氢聚变为氦),而反物质湮灭:质能转换效率100%,1克反物质与1克正物质湮灭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8个广岛小男孩,有概念了吧,从这里看出,反物质有多厉害了,而且反物质无污染,比核聚变还要清洁。”

“然而这个时候,在20多年前,火星突然出现了反氘和反氚的资源,并且可以通过特殊的容器进行保存,再售卖到蓝星,反氘和反氚是核聚变最好的打火机,可以大大降低核聚变启动聚变链式反应的代价,一时间,蓝星大量商人开始和火星做贸易,所以这个也是火星能够有资金,有武器去完成独立战争的资本。”

“原来如此。终于理解了,感谢秦老师,那机甲又是什么呢?为什么要使用机甲呢,原来的太空战机,蓝星上的隐身战机不香吗?”苏风眠又问道。

“倒也不是,机甲的发展是特殊场景下的产物,机甲的优势在于仿生学,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和复杂地形,这是普通的轮子和履带无法完成的,而且人形结构可以轻松地向各个方向射击,无需转动车身或者机身,在战斗中可能更有优势。”秦书墨顿了顿说到,“现在的战争都是体系化战争,机甲不能决定战争的走向,但是他可以帮助战争扩大优势,或者扳回劣势,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巨大的作用,这在外太空,低重力的环境下,更为明显。”

“那能给我们再介绍一下机甲的类型吗?之前雷教官介绍的我们完全听不懂呀!”苏风眠撅了噘嘴。

秦书墨听罢,摸了摸苏风眠的头,说道:

“好的,现代机甲的能源核心普遍是第二代可控核聚变反应炉,小型化、高输出、相对安全。为机甲提供几乎无限的续航能力,当然是在不过载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