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番外五:江户川柯南的推理档案(2/2)
他操作电脑,将几张截图投影到白板上——那是他们通过特殊渠道获取的、郑鹤岁优化过的表格界面和系统逻辑流程图。
“看,这是他留下的‘作品’。”柯南的眼中闪烁着发现新线索的光芒,“他建立的数据库结构、编写的预警代码、优化的任务流程…这些数字痕迹,比他的言语更真实。”
灰原哀倾身向前,仔细看着那些代码结构:“逻辑清晰,效率至上,带着明显的工科生思维。他在用解决数学题的方式,来应对一个血腥黑暗的环境…这本身就很诡异。”
“没错。”柯南放大了一个数据关联模块,“分析这些,我们能得到更多:
第一,反向推导组织的运作模式。他优化了哪些环节?这些环节之前为何低效?这能像照x光一样,反映出组织内部的僵化结构和痛点。
第二,寻找他系统中的‘后门’或逻辑漏洞。只要是人为设计的系统,就可能存在无意识的疏忽。也许某个数据接口,某个日志记录方式,就能成为我们渗透的突破口。
第三,监控他系统的‘黑暗化’进程。如果有一天,他的系统开始处理真正核心的黑暗数据,比如处决名单、毒品交易记录…那他的‘纯良’面具,还能戴得住吗?”
阿笠博士摸着下巴:“也就是说,我们不再直接去‘问他’,而是去‘读他写的答案’来反推‘题目’是什么?”
“精辟,博士!”柯南打了个响指,“我们要成为他最耐心的读者,也是他最严格的审计员。在他自己编织的数字迷宫中,找到通往真相的钥匙。”
灰原哀轻轻呼出一口气,靠在沙发背上,语气带着一丝复杂的意味:“从一个看似最无害、最边缘的角色入手,却可能触及组织正在进行的‘现代化转型’核心…有趣的思路。那么,大侦探,你打算从哪里开始‘审计’呢?”
柯南关掉投影,嘴角勾起一丝自信的弧度。
“从他那个用辣条做图标的考勤表开始。我认为,那里面藏着他理解这个组织的原始密码。”
阿笠博士拿起一个薯圈,咔嚓咬了一口:“听起来是个大工程啊…需要我再升级一下家里的服务器吗?”
昏暗的灯光下,三个人的会议,悄然定下了针对郑鹤岁的、全新且更为致命的调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