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断簪不是信物,是催命符(2/2)
行至宫门深处,老槐已在候着。
这三十年守祠的聋哑老仆,此刻竟颤巍巍跪下,枯手死死拽住她的衣角。
然后,他开口了。
声音嘶哑干裂,像是喉咙被火烧过千百遍:
“小姐……莫回。祠堂……吃人。”
沈青梧低头看他,久久不语。
风起,吹动她鬓边一缕碎发,露出耳后一道陈年灼痕——与梦中素衣女子颈侧的伤疤,位置分毫不差。
她轻轻拂开老槐的手,一步步走入夜色。
身后,老槐伏地痛哭,无人听见他喃喃低语:
“……小姐,你终于回来了。可这一次,别再回来了……”子时三刻,月隐星沉。
沈青梧踏过最后一级石阶,玄衣素纱在夜风中纹丝不动,仿佛她不是血肉之躯,而是从冥河深处走出的判官。
断簪已握在手中,金钗断裂处锋利如刃,她毫不犹豫地划开掌心——黑血滴落,不沾尘土,竟如活物般渗入青石缝隙。
刹那间,大地低鸣。
三十六级石阶自下而上浮现出猩红纹路,蜿蜒交错,构成一座残缺却威压滔天的古阵。
血纹流转,似有无数哀魂在地底嘶吼,又似远古咒语在耳边低诵。
归骨阵,启。
她闭眼,心口冰裂纹第六道骤然发烫,仿佛有火在骨髓里烧。
指尖寒血纹蔓延至掌心,与地上血纹共鸣,一道幽蓝光脉自她脚下升起,缠绕周身。
识海“梦门”轰然洞开,那条通往北方的幽暗小径瞬间化作血河逆流,将她的意识狠狠拽入时光深处。
幻境乍现。
百年之前的沈氏祠堂矗立眼前,青瓦飞檐,香火缭绕。
三十六位女官身披玄袍,发髻高挽,手中皆握半支断簪,跪伏于火坛之前。
她们面容肃穆,唇齿开合,齐声诵念《归骨辞》——
“血为引,魂为契,焚身以祭天地;
骨归土,命归冥,守脉不绝香火……”
声如钟磬,震得虚空颤抖。
坛心火焰幽蓝,映照出她们眼中决绝的光。
而祠堂之外,铁蹄声如雷,火把连成火龙,大胤皇军已兵临祠外,刀锋直指族门。
沈青梧的意识悬浮半空,冷眼旁观。
她知道这一夜——沈氏一族因“通冥乱命”之罪被朝廷清算,满门抄斩,祖祠焚毁。
可眼前景象却与史书记载截然不同:这些女官,不是被杀,而是自焚殉道!
她心神剧震,正欲靠近火坛,探查那《归骨辞》背后真正的誓约内容——
背后,忽有寒意刺骨。
如冰锥贯脑,如万针穿魂。
她猛然回头,只见坟外荒林之中,崔九娘立于残碑之上,黑袍猎猎,手中逆命招魂幡无风自动。
幡面绘影——赫然是沈青梧的面容!
七窍流血,双目翻白,竟似已死之相!
“你以为你是判官?”崔九娘冷笑,声音如毒蛇吐信,“你不过是我沈氏一族千年血脉中,最完美的祭品!”
话音未落,招魂幡猛然一震!
九百道童魂虚影自乱葬岗方向腾空而起,惨叫如潮,竟被强行扭转方向,如黑云压城,直扑祖坟命门——目标,正是阵心之中、意识尚未完全回归的沈青梧!
她瞳孔骤缩,欲收魂归体,却觉心口剧痛!
第六道冰裂纹轰然裂开,血丝自皮下蔓延,如蛛网覆心。
识海深处,冥途契约的“衡”字骤然崩解,化作一个更古老、更沉重的符文——承。
低语自幽冥而来,冰冷而庄严:
“承血者,即祭主。”
阵法逆转,血纹暴涨。
归骨阵不再只是开启幻境,反而如巨口般将她意识彻底吞入。
她看见火坛前,三十六位女官同时起身,转身望来——
唯有一人未动。
那女子背对火焰,手中断簪染血,缓缓抬头,露出半张被烈火灼伤的脸。
她盯着沈青梧,唇形微动,似要开口。
而沈青梧的意识,已如断线之鸢,沉入焚祠夜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