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上大学前的准备(1/2)
不过她没反驳,真正清正廉洁,为百姓着想,想搞实事的,在那种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的地方很难混出头。
在自家,酒桌文化和人际关系远远大过其他。
尤其是搞科研,在自家基本出不了头,就算出了头,功劳也分不到最大功劳的人身上。
这也是为什么后世自家培养出那么多高智商人才,那些人却还是冒着被骂的风险坚持在外面发展的原因之一。
燕京大学法律系是燕大的特色专业,分数要求很高,能考上的人都是万里挑一。
“那张书记的儿子还挺优秀。”宋安澜随意接了一句。
陆晚汐肯定的点头,“这倒是,我当年高考才五百多分,在全省已经是很高的分数了。虽然那张书记我不太喜欢,但他儿子确实不错,只希望他儿子以后能做个好官吧。”
做个真正为社会主义道路有贡献的好官。
两人简单聊了几句,继续前往商场,在琳琅满目的商场里四处穿梭。
近年的深城发展越来越快,隐隐有媲美京市和沪市的趋势。
再过几年,深城恐怕还会在现有的领先优势上再翻上一翻。
将内地其他城市远远甩在后头。
宋安澜对未来还没有完整的规划,她目前的打算就是先完成本科学业,再考虑其他。
如果可以,她也想公费去国外留学,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虽然她还不太懂经济学,但世界的金融发展是什么样她很想要了解。
霍承渊的工厂在慢慢趋于一种形式,底下的几个工厂以后可能会合并在一起,发展出一条全新的道路。
他本科学的是经济学和金融学,对于市场风向的把握和敏锐程度,自然不用多说。
她不参与他的工厂决策,但也想走属于自己的路。
开学即将来临,商场里文具区域和学习区域很受欢迎。
深城大学虽然不及燕京大学耀眼,但在全国也很能打,本地人报考深城大学的人不在少数。
商场里做起了有关深城大学的绘画本子和圆珠笔,吸引了一大批想考学的学生购买。
宋安澜看了会,面露惊讶,发现这个机密并做成商业化模式的人简直是天才。
陆晚汐见她站在原地发呆,抬手在她面前挥了挥。
“嘿,发什么呆呢?不是要买衣服吗?那边人多了起来,趁现在赶紧过去,免得等会还要排队。”
她边说边拉着宋安澜走。
宋安澜回神,跟着她走。
陆晚汐在京市上了四年的学,对那边的饮食文化和生活习性可谓手拿把掐。
在商场里第一件事就是给宋安澜挑选保暖的衣服。
“京市再过几天估计就要降温,等你开学,那边要不了多久就开始穿厚衣服,你先挑几件保暖的,等会我们再去买几件棉衣,厚实点的,北方冬天冷起来真要人命。”
宋安澜点头应好,“行,都听你的。”
深城还是夏天,平均温度很高,摆出来卖的厚衣服有限,只能将就选几件。
宋安澜挑了几条打底的保暖衣,又选了几条保暖裤,秉着决不能把自己冻死在北方的坚定信念,那些长得丑但穿起来暖和的衣服都被她给收入麾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