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3 章 论华夏古代,哪个王朝的帝王平均质量最高?(1/2)
【2015年数据,阿三国家庭一年要花收入的6.9%用于行贿。】
【靠这招,获得正义或者获得利益。】
【比如侵占国道、票、房产交易黑幕等等。】
【在阿三国官方一次次实行收入申报计划后,老实纳税的人也觉得自已被利用了。】
【于是,这群人,也开始隐瞒收入。】
【阿三国个税起征点很低,但是却有94%的劳动人口,达不到起税点。】
【其中,一大半是贫农。】
新朝时空位面。
王莽摊了摊手,表情无奈道:
“这阿三国国君,可真是后世所说的大傻春。”
盘剥富人不成。
现在连底层百姓也不相信朝廷了。
其实在治国方面而言,朝廷的威信十分重要。
一旦朝廷的威信降低。
那必将导致多重恶果。
收不上来税,便是其中影响较为深远的恶果。
国家一旦赤字,动辄便会社稷坍塌。
【阿三国对农业有政策倾斜,简单来说就是农业免税。】
【这本来是件好事,但有些人登记是农民,一年赚三四十万人民币还免税。】
【搞得阿三国本地人也很好奇,他们种的是什么菜?】
大唐时空位面。
黄巢冷哼一声,嗤笑道:
“门阀士族就是这样的,只顾自身利益,哪里管什么家国?”
“我所处的这个时代,就连科举都被垄断了,可见这帮人只能看得到当下,而看不见未来!”
“短视又不思改变之人,那就必须要死!”
【除此之外,还有藏在海外的大量资金,导致每年流失103亿美刀税款。】
【本国人的资金弄不回国,遇到外国人的资金,咱们也可以让他们弄不回他们的国呀。】
【于是,阿三国开始给外企上课。】
【最常见的流程是引进来各种罚款,直接抄家。】
【抄家完毕之后,拍拍胸口说:好险,差点让你们赚到钱!】
大清时空位面。
雍正还是比较认可“抄家”这一说法的,他环视周围一圈。
张廷玉、隆科多等大臣,此刻皆是俯着身子,看不清神情。
“朕知道,有些人叫朕抄家皇帝。”
“不过,有些人就该被抄!”
在雍正看来。
阿三国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这些黑钱、黑产,不交税。
而是因为背后有巨大的腐败,有贪官作祟,在蚕食着这个本就羸弱的国家。
“朕认为,这阿三国国君,应当从惩治贪官抓起。”
“这些贪官自已没钱,有什么关系?”
“他们的家人有钱啊!”
“我派人去查封贪官的家产,卖掉他们的房子、田地、古玩等等,强制让他们赔偿亏空!”
若是大清有所谓的“外企”,那绝对会被雍正抄到死。
能多活一天,那也是辱没了他这个抄家皇帝的名号。
【曾经阿三国的君主说过,在送往实地的每一个卢币中,只有15%到达了预定的接收者手中。】
【很巧的是,18年后,国库方面的负责人也说,支出不一定意味着有结果。】
【通过各种手段,阿三国纳税比例从1.2%提升到了3%。】
【但与此同时,黑钱比例稳步上升如今占到阿三国GDP的62%。】
【贪腐黑钱,依旧大量存在。】
【阿三国学者认为,逃税问题不是靠某人良好的意愿,或某些基础设备能解决的。】
【纳税人看不到公共设施,行政效率改变的希望,纳税意愿就不会提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