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八零飒爽女主持,开局惊艳全场 > 第253章 我和我爸/我妈一起录的

第253章 我和我爸/我妈一起录的(1/2)

目录

窗外的雨声渐渐隐入背景,化作数据分析室里恒定的白噪音。

许文澜的指尖在触控板上疾速滑动,双眼死死盯住那段被标记为“异常”的音频频谱图。

两小时,一百二十分钟,除了微弱的电流嘶嘶声,没有任何人类语言的痕迹。

然而,在许文澜眼中,这片看似死寂的声波海洋里,正掀起着一场无声的风暴。

她将环境音频剥离,再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进行降噪,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核心音源——呼吸。

那呼吸声时而急促,仿佛要冲破喉咙的桎梏;时而绵长,带着一丝卸下重担的释然;更多的时候,是压抑的、短促的停顿,像是一句话到了嘴边,却又被生生咽了回去。

这哪里是静默,这分明是一场耗尽心力的讲述!

许文澜脑中仿佛有惊雷劈过,她立刻调取了这段录音的提交者信息,一个普通的“声音合作社”用户,备注为“替爷爷录的”。

她指尖一动,交叉引用了基金会的“记忆委员”历史档案库。

一行信息弹了出来:提交者的孙子,王铮,三年前毕业的“记忆委员”。

在王铮的成长档案里,一段导师评语赫然在目:“该生极具同理心,但与其祖父沟通存在障碍。曾多次在小组分享中提及‘爷爷从不谈论战场上的事,连那枚二等功勋章都用布包着,死死压在米缸最底下’。”

退伍军人,乡村教师,沉默的勋章,以及这段用呼吸写就的“口述史”。

所有线索瞬间串联成一条完整的逻辑链。

许文澜的心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她立刻在项目群里敲下一行字,并附上分析报告。

“3,并写下了一行备注:“他们终于学会了同时说话,而不是轮流控诉。”

会议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前来参会的教育部领导站起身,感慨万千:“我们一直以为,口述史的关键在于‘说’,在于记录下那些丰功伟绩。但你们的项目告诉我们,没想到,最打动人心的,反而是那些没说完的话,是那些沉默背后的回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