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都市异能,我只会亿点点异能 > 第375章 定义之民与秩序囚笼

第375章 定义之民与秩序囚笼(1/2)

目录

---

踏入万晶林海,李默感觉自己仿佛从一片喧嚣的海洋,踏入了一座由绝对寂静和水恒法则构成的巨大水晶宫殿。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压力,并非针对肉身,而是作用于存在本身,不断审视、扫描着他那层“平凡假面”所模拟出的、简单而有序的规则结构,似乎要将他彻底“定义”清楚,归档入库。

他不敢有丝毫异动,甚至连思维都尽可能放缓,避免产生过于复杂或矛盾的情绪波动,以免被这片领域判定为“混乱之源”而遭到排斥或清除。他像一个最谨慎的访客,沿着那些由规则丝线连接的晶体之间的“缝隙”缓缓前行,目光所及,尽是冰冷而完美的秩序景象。

他看到一块棱柱晶体内部,封印着一道永恒不变的闪电,其能量流转、形态结构,乃至散发出的电磁波动,都精确到了每一个最微小的单位,仿佛自宇宙诞生之初便是如此,直至终结也不会改变。

他又看到一群如同水滴般的微小晶体,它们以完全一致的频率、振幅和轨迹,在两条平行的规则丝线间往复运动,构成了一幅永恒精准的简谐振动图谱,亿万年不曾有丝毫误差。

这里的一切,都像是被最高明的工匠精心雕琢并固定下来的宇宙模型,美丽,却缺乏生机与意外。

行进了不知多久,李默终于遇到了这片林海的“居民”。

那并非血肉之躯,而是某种……人形的规则聚合体。它们的身躯由更加细小、精密的规则晶体构成,轮廓清晰,线条硬朗,如同用直尺和圆规画出来的一般。它们的面部没有五官,只有一片平滑的晶体表面,其上不断流淌着瀑布般的、由基础符文构成的数据流,似乎在时刻处理着来自林海各处的信息。

这些“定义之民”对李默的出现并未表现出惊讶或敌意,只是偶尔会有个体停下,那平滑的“面部”转向他,数据流微微加速,进行一番扫描后,便又漠然地继续自己的行程——沿着固定不变的路径,执行着某种被设定好的任务。它们彼此之间也几乎没有交流,偶尔需要协调,也只是通过规则丝线传递一段极其精简、毫无冗余的信息流。

李默尝试着以“平凡假面”模拟出的、一种此地通用的基础信息编码,向一个靠近的定义之民发出了简单的询问:“请问,如何才能获得在此长久停留的许可?”

那定义之民停下脚步,面部数据流停滞了一瞬,随即反馈回一段冰冷的信息:“未定义访客。需提交自身完整规则结构模型,经由‘定义回廊’审核。审核通过,将被赋予临时权限及固定活动路径。审核失败,或规则结构存在不可定义之混乱,予以清除。”

提交自身规则结构?李默心中凛然。这无异于将自身大道的所有秘密拱手相告,且一旦被判定为“混乱”(他的归墟轮回大道本质上就包含对立统一,归寂道痕更是终极混乱),立刻就是灭顶之灾。此路不通。

他不动声色地表达了谢意(模拟出感谢的信息流),继续前行。他必须找到其他方法,既能在此立足,又能寻找碎片,并开始他的“观察”。

随着深入,他见到了更多定义之民,也看到了它们所“维护”的这片林海。有定义之民在修复因极其罕见的内部能量涨落而出现细微偏差的晶体;有定义之民在引导新生的规则碎片,按照既定模板凝聚成新的晶体;还有定义之民在“修剪”那些偶尔生长出的、不符合整体秩序的规则枝杈……它们就像一群最精密的自动机器人,维护着这台名为“万晶林海”的庞大机器的绝对精准运行。

李默的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寒意。这些定义之民,它们拥有强大的力量,能够操控规则,但它们的生活,它们的存在意义,似乎完全被禁锢在了这永恒不变的“维护秩序”之中。它们没有欲望,没有情感,没有创造,也没有……自由。

这难道就是“定义者亦是囚徒”的含义?它们定义了万物,自身却被这“定义”的权柄所囚禁,化为了维护这绝对秩序的……囚徒?

这个发现,让李默对“溯源”试炼有了新的想法。观察一个世界的生灭,未必需要寻找一个从诞生到毁灭的完整物质世界。眼前这“万晶林海”,这种极端有序的“存在”形式本身,其僵化、其禁锢、其排斥一切变化的本质,是否也预示着某种精神层面的“寂灭”?观察它,理解它为何走向这种“活着的寂灭”,或许正是“归寂报告”所需深度的一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