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王家娘来打探(1/2)
腊月初一早上,将连夜完成的那套细纲交给二堂哥带走后,叶青萝站在屋檐下轻呼了一口气。
热气团在唇边散开,空气寒凉但她心情却是极好。
那两千两的清单终于还是完成了。
上月在连交三套细纲拿了三百两现银之后,她想了想还是继续完成清单任务,没有继续找书局拿现银了。
连建三座成衣作坊的本钱够用,暂时又没别的产业要添置,抓那么多现银在手中也无必要。
不如趁着还能写,先完成清单,也能减少一个任务。
算算小故事和话本子还能撑到正月,她决定继续赶剩下那七个清单任务。
腊月到了,年关也快到了。
听说下河村的作坊和方家村的作坊已经盖好大半了。
动用了三个村子那么多人手帮着一起赶工,连材料都不够用还跑去了柳林镇那边的窑坊大量拖货。
下河村的驴车也被租出来拖材料,仙桂村那辆已经涨到三十文租价的驴车也被租了出来。
刘家畈的驴车则是免费借出,一共四辆。
不过刘家畈没有多的人手出来帮忙了。
有三十多人当伙计去了,剩下的人除了原本就有活计要做的、这时节正忙着卖温室菜的、跟着酿酒的、帮着做大箩筐的……
几乎是没有闲置劳力在家了。
好在大家都知道是和天气抢工期,年内能把作坊建成,年后村里妇人和会针线的闺女都有个长久的活计赚钱,谁家没有这样的人选?
因而,村里各家都很积极,再加上村长耆老们释放出去的信息,维护成衣作坊也是维护各家自己长远赚头。
作坊开不起来,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都会失去这么好的工作。
工钱一天少则二十文、多也有三十文,一个正劳力在外面辛苦干活才多少钱一天?
家里婆娘、丫头不出村子就能每天赚这么多钱不好吗?
就是这么直白的与各家利益相关的话,小孩子都听得懂,只要不是特别浑、特别犯蠢,谁不想进作坊?
来打下手干活儿的本村人,都很老实干活儿不敢偷懒,各家婆娘媳妇也会不时来工地看看,若是发现有谁偷懒都要高声嚷两句,仿佛作坊已经是她们的利益,谁影响她们利益就跟谁急。
叶青枫也早就传过话,每天上工太早,家里一定要给吃饱饭,不然空着肚子在寒风里干活儿怕伤身体。
若谁没吃早饭出了事,会追究谁家的责任,也会失去这个活计甚至这边的妇人也不能进作坊。
原本不太在意的那些人家,一听还会影响家里婆娘媳妇不能进作坊,自然是不敢怠慢了。
虽然叶青萝对王珍珍的印象不好,叶青枫也防着王家人太过精明怕小心思多,但下河村不是仙桂村。
下河村里没有得罪叶家、没有找过叶家麻烦的人,也没有得罪过叶青萝的人,因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