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筹粮章程(1/2)
郗砚凛与蔺景辞夜话朝政。
月落日升。
早朝。
“陛下,户部钱大人、工部李大人已在殿外候旨。”
“宣。”
“筹措粮饷的章程,议得如何了?”
钱汝明上前一步:“回陛下,臣等与诸位同僚连日商议,初步拟定了三条对策。
其一,可从江南漕粮中先行调拨三十万石,急运北地。
其二,恳请陛下恩准,暂借内帑银五十万两,以购粮草、药材。
其三,今秋各地赋税,或可允许北地三郡以布帛、药材等实物折抵部分……”
他一条条说来,虽仍是老生常谈,却也勉强算是拿出了切实的方案。
工部尚书李崇俭则补充了关于紧急征调民夫修缮北地老旧水渠、挖掘深井以抗旱情的计划。
郗砚凛静静听着:“漕粮调拨,途中损耗几何?押运人员几何?几日可达平州?内帑银两,拨出后由何人监管采买?如何确保每一文钱都用在灾民身上?以实物折抵赋税,折价几何?由谁核定?若遇奸商压价,盘剥百姓,又当如何?”
钱汝明与李崇俭冷汗涔涔而下,这些细节他们自然商讨过,却远未如此周密。
“臣……臣等即刻回去细化章程,定将陛下垂询之事一一落实分明!”钱汝明连忙躬身道。
“三日。三日后,朕要看到所有细则,包括人选、时限、监察流程。若有半分含糊搪塞,尔等自己明白后果。”
“臣等遵旨!”两人如蒙大赦,又似背上千斤重担,躬身退了出去。
郗砚凛闭上眼,揉了揉眉心。
国之大事,千头万绪,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他知道自己有些苛责臣下,但北地局势容不得半分拖延和差错。
正凝神间,一阵细微却欢快的嬉笑声随风隐约传来。他蹙眉,抬眼望向殿外。
张德海立刻察言观色,低声道:“陛下,是殿下。今日似乎在廊下玩要,听着像是……在数石榴花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